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閒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自我价值的坚守。
首句“老守寒溪作逸民”,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寒溪旁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自称为隐士。接着“未尝忧道况忧贫”一句,表明他不仅不忧虑道德的缺失,更不为物质的贫乏担忧,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心态。
“生涯宁薄吾无愧”表达的是,即使生活简朴,也无丝毫愧疚,展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内心的坦荡。“分外求多天亦嗔”则说明了诗人认为追求超出自身能力或本分之外的事物,会遭到上天的责备,强调了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
“一点要须明不昧”强调了内心世界的清明与纯净,不应被外界事物所蒙蔽。“万缘总是假非真”指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并非真实存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最后,“有书数卷诗千首,便是人间了底人”表达了诗人以读书和创作诗歌为乐,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丰富和满足,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完美诠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