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题

老守寒溪作逸民,未尝忧道况忧贫。

生涯宁薄吾无愧,分外求多天亦嗔。

一点要须明不昧,万缘总是假非真。

有书数卷诗千首,便是人间了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閒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自我价值的坚守。

首句“老守寒溪作逸民”,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寒溪旁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自称为隐士。接着“未尝忧道况忧贫”一句,表明他不仅不忧虑道德的缺失,更不为物质的贫乏担忧,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心态。

“生涯宁薄吾无愧”表达的是,即使生活简朴,也无丝毫愧疚,展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内心的坦荡。“分外求多天亦嗔”则说明了诗人认为追求超出自身能力或本分之外的事物,会遭到上天的责备,强调了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

“一点要须明不昧”强调了内心世界的清明与纯净,不应被外界事物所蒙蔽。“万缘总是假非真”指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并非真实存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最后,“有书数卷诗千首,便是人间了底人”表达了诗人以读书和创作诗歌为乐,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丰富和满足,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完美诠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其一)

汩汩难回既倒澜,我今忘世漫游观。

雀罗生怕客惊散,鱼笱长呼儿去看。

笋蕨弥山求易足,园林到处入无阑。

渔翁樵叟相过熟,一语何曾非意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其二)

已分金门不可排,何须竹帛诏方来。

囊收玉子开云种,炉养金公候火灰。

老见明时真乐只,身缘吾党合归哉。

年丰处处炊烟好,追忆边城叹析骸。

形式: 七言律诗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其三)

芋栗先生语最真,有园我亦未全贫。

閒寻往事浑如梦,?作清吟老此身。

但愧淹才随锦尽,何如韩思与花新。

柞山集即杼山是,佛地中来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前山丹已见微红

一种村居富贵穷,多年饶润谢天公。

眼前黄白方吹尽,已放山丹蓓蕾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