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阜陵按射殿南闱,同执彫弓侍赭衣。
病我已逢明主赐,失公弥觉旧人稀。
旌旗北伐心徒在,香火西清梦已非。
不只只鸡无路去,亦知身世渐同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程枢密父待制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故友的哀悼和对往昔共事的怀念。首句“阜陵按射殿南闱”描绘了阜陵之地的射箭场景,暗示了程枢密的军事生涯。接着,“同执雕弓侍赭衣”回忆了他们一同侍奉君主的时光,表达了对程枢密忠诚的敬意。
“病我已逢明主赐”暗指程枢密在病中仍得到皇帝的恩赐,显示出他的地位和皇帝的信任。“失公弥觉旧人稀”则表达了诗人对旧友去世后,身边知己越来越少的感慨。
“旌旗北伐心徒在”表达了程枢密对于北伐壮志未酬的遗憾,虽然他已经无法亲自参与,但这份志向依然存在。“香火西清梦已非”借西清宫的香火不再,暗示了故人的离世,梦境也不再相同,充满了哀伤。
最后两句“不只只鸡无路去,亦知身世渐同归”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意识到自己与故友一样,都面临生命的终点,人生道路逐渐走向相同的归宿。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哲思。
不详
忆送双旌帝北门,岂知此别是终身。
项亭诗到鲜于锦,羊岘书来暖似春。
只有死当封晋魏,不令生得定燕秦。
世间荣事翻成屈,独抱功名向古人。
一夜云潢剪素娥,平明门外柰诗何。
灞桥郑五方如许,冰柱刘叉更患多。
众版并题吾岂敢,扁舟乘兴子能过。
不嫌茅舍无毡否,共续长安慷慨歌。
张叟至今怜项叟,杭州依旧忆荆州。
亥年诗到子年答,十月书来正月收。
了女了儿多已过,半饥半饱不须愁。
且图今日胜前日,一任黑头成白头。
康庐之麓蠡之皋,太息书来杜仲高。
待制功名千古杰,贤良文字万夫豪。
泪痕频向西风滴,场屋新随举子曹。
且为门阑辟青紫,轲亲威父一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