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遇停郊祀诏书

丹诏西来急,沿淮次第知。

应嗟飨帝日,却作视师期。

士苦三年戍,人怀四郡悲。

平戎可无策,帷幄定谁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紧急的诏书从西而来,沿着淮河依次传达。
应当感叹那些在皇帝祭祀之日,却被当作出征视察军队的日子。
士兵苦于多年的守卫,人们心中充满对四个郡的忧虑。
要平定战事难道没有策略?军帐中又有谁能被咨询呢?

注释

丹诏:紧急的诏书。
西来:从西方传来。
沿淮:沿着淮河。
次第:依次。
嗟:感叹。
飨帝日:祭祀皇帝的日子。
视师期:出征视察军队的时期。
士苦三年戍:士兵苦于三年的守卫。
人怀四郡悲:人们心怀对四个郡的悲伤。
平戎:平定战事。
无策:没有策略。
帷幄:军帐。
定谁咨:决定咨询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作的《道中遇停郊祀诏书》。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关注和忧虑。"丹诏西来急"描绘了紧急的诏书从京城快速传递而来的情景,显示出朝廷的紧张气氛。"沿淮次第知"则暗示了这份诏书的内容涉及到了淮河流域的重大事宜。

"应嗟飨帝日,却作视师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原本应该是祭祀天地神灵的日子却被临时改为军事行动的感叹,反映出战事的紧迫和朝廷决策的转变。"士苦三年戍"直接揭示了士兵们长期在外征战的艰辛,而"人怀四郡悲"则展现了民众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深忧虑。

最后两句"平戎可无策,帷幄定谁咨",诗人质疑当前是否有有效的平息战事的策略,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高层能否在军务大事上得到明智咨询的担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遗直堂六首(其六)

栋梁乃不取,得地且深植。

妖娆紫薇花,岁晚犹伴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遗直堂六首(其五)

郑虔骨已朽,孔父天不遗。

他年从事贤,手板空倒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遗直堂六首(其四)

种木已如此,高贤有馀思。

赖公酷似舅,其谁羡牢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遗直堂六首(其三)

苦心有深思,劲质无软语。

贤科废因公,此事亘千古。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