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
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重逢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生活态度。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内心的斗争和坚定不移的决心。虽然“文战”指的是笔墨之间的较量,但这里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表明诗人即使面对挑战,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
“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归乡之情。风尘代表着外出时的艰辛与劳累,而辞别皇帝所在之地意味着告别官场生活;“舟楫”指的是船只,“家林”则是指家的树木,这里象征着归根的宁静和温暖。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流转与季节更迭。楚地以寒冷著称,而“方尽”表明冬天即将过去;“浮淮”指的是渡过淮河,“月正沈”则是形容夜色已深,月亮低悬,这里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和空间移动的感受。
“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持杯饮酒,话语中带着对往昔的回忆,而不愿去聆听外界纷扰(“洞庭砧”指的是水声,也可以比喻为世间的喧嚣),体现出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烦恼,享受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归乡与平淡生活的向往。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
八咏遗风资逸兴,二溪寒色助清威。
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
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钓渔矶。
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
目睹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昔著政声闻国外,今留儒术化江东。
青云旧路归仙掖,白凤新词入圣聪。
弦管未知银烛晓,旌旗已侍锦帆风。
郡人难议酬恩德,遍在三年礼遇中。
相看不忍尽离觞,五两牵风速去樯。
远驿新砧应弄月,初程残角未吹霜。
越山直下分吴苑,淮水横流入楚乡。
珍重郤家好兄弟,明年禄位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