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自锄明月种梅花

为爱梅花瘦,悠然月下锄。

频携鸭嘴候,恰对兔形余。

翠袖冰壶映,清标木柄舒。

栽来金镜绕,照到玉妆初。

几世修能得,前身认自如。

后庭风味别,逸兴乐居诸。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追求,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首句“为爱梅花瘦”,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将梅花的“瘦”字赋予了情感色彩,暗示了梅花在诗人眼中的独特魅力。接着,“悠然月下锄”一句,描绘了诗人月下劳作的场景,悠然自得,充满了田园诗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频携鸭嘴候,恰对兔形余”两句,通过“鸭嘴”和“兔形余”这样的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宁静祥和的冬日林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静谧与美好。

“翠袖冰壶映,清标木柄舒”则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梅花比作“冰壶”,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洁白无瑕,也暗示了其高洁的品质;“木柄舒”则可能是指手持的工具,暗示了诗人亲自参与种植梅花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栽来金镜绕,照到玉妆初”两句,通过“金镜”和“玉妆”的比喻,再次强调了梅花的美丽与珍贵,同时“绕”和“照”两个动词的使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可以看到梅花环绕四周,如同镜子般映照出初妆的美丽。

最后,“几世修能得,前身认自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的珍惜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似乎在说,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是经过了几世修行才能得到的。

“后庭风味别,逸兴乐居诸”则以“后庭”这一古典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探索。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鸿毛遇顺风

遇得风云会,飞鸿快此遭。

吹嘘腾玉骨,丰满渺秋毫。

七二番频递,三千路岂劳。

耸身排月汉,振翮谢蓬蒿。

俦侣双瞻顾,云霄一羽毛。

用仪逢盛世,鹓序列何豪。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赋得守口如瓶

矢口何由善,如瓶舌自扪。

出先卮漏慎,守去缶盈存。

区盖原多蕴,铃声不待论。

盂铭心自凛,囊括理其敦。

即得金人戒,能消白玷繁。

郑公传妙谛,莫效躁人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赋得防意如城

郑公详守意,如筑一城防。

气凛墉垣峻,心萦雉堞长。

持躬严玉垒,律己固金汤。

第得寰中范,无驰域外伥。

灵关频自密,坚壁可相当。

止水应成志,书屏此日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赋得以德为车

万物皆能载,驱驰揽辔如。

敷施原以德,修省可为车。

秩秩音方布,辚辚响合舒。

声名推毂后,教化转蓬余。

正直欣同轨,绥猷快在舆。

休明征帝世,尔辅重丹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