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灵鹫山

兹山如鹫形,昂然欲骞翥。

稽首天人师,浩劫长此住。

山中数招提,窗户散烟雾。

胜流不起席,钟鼓自朝暮。

下有王舍城,民俗尚淳古。

所嗟给孤园,民俗已非故。

吾生一何幸,良游遂平素。

一笑天风生,白云掩高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灵鹫山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兹山如鹫形,昂然欲骞翥”以鹫鸟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峻峭与挺拔,仿佛鹫鸟欲展翅高飞,充满了生机与力量。接着,“稽首天人师,浩劫长此住”表达了对佛教圣者的敬仰,以及对永恒与不变的向往。

“山中数招提,窗户散烟雾”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宁静与神秘,烟雾缭绕,增添了禅意与超脱之感。而“胜流不起席,钟鼓自朝暮”则通过自然与时间的循环,表现了佛法的恒久与内在的力量,即使无人在座,钟鼓声依然按时响起,象征着佛法的不灭与普渡众生的慈悲心。

“下有王舍城,民俗尚淳古”转而描述山下的历史遗迹与淳朴民风,对比山上的清静与超凡脱俗,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世界的纯净与价值。然而,“所嗟给孤园,民俗已非故”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文化与习俗可能发生变化,流露出一丝遗憾与反思。

最后,“吾生一何幸,良游遂平素”表达了诗人对能够亲身体验如此美景的庆幸与满足,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一笑天风生,白云掩高树”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收尾,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宇宙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灵鹫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历史与信仰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抵鸡足山

大哉圣人化,万古垂休经。

自非上智士,何由得其精。

饴光受遗命,传衣表相承。

持之入大定,坐待慈氏生。

石崖开复合,人天护幽扃。

煌煌窣堵波,白日辉觚棱。

魔来不得毁,斧迹尚纵横。

鹫峰北指秀,道树当前青。

再来旷无日,回首云冥冥。

形式: 古风

宜八里国王遣使至馆所慰问

白昼楼居静,王人忽到门。

有香聊款坐,无译自忘言。

氎布缠头阔,檀膏点额繁。

客怀劳慰问,此意竟难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仲春宜八里国道中

芭蕉叶开大如席,石榴花发红满枝。

子规何似苦啼血,正是行客东还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重到别利迦竹国旧馆

到此已三月,重来如故居。

门临外道院,壁有中华书。

猿挂雨晴后,鹃啼月上初。

国君欲留住,不省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