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二)

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

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

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

形式: 古风

翻译

酷暑如同大锅煮,热气蒸腾也足够。
半夜西风吹雨声,窗户透进清凉意。
怎忍心怜惜凋零,只因欣喜度过炎热。
老者也早早起身,慢慢品酌杯中酒。

注释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三个节气。
汤釜:大锅煮水的状态。
熏煮:形容极热。
理亦足:即使热也能接受。
西风:秋风。
半:半夜。
清肃:清爽寂静。
那能:怎能。
惜:怜惜。
摇落:凋零。
过:度过。
炎燠:炎热。
老人:年长的人。
稍进:慢慢喝。
杯中醁:杯中的淡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出伏后的一个凉爽夜晚,通过对比炎热与凉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天气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满足。"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写出了盛夏的酷热,如同锅中的滚水一般。但接着"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则描绘了一场及时降临的夜雨,带来了清凉,窗户上也变得干净整洁。诗人并没有哀叹夏日炎热的结束,而是欣喜于这种转变,写道"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最后两句"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展示了一个早起的老者,以淡雅的饮品开始新的一天。这里的"醁"是指古时候一種用米或麦制成的酒精较低的饮料。这不仅营造了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情景,也反映出诗人对平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中获得凉爽的喜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一)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出伏调潘十

伏尽热随尽,古语常有凭。

淮南岁苦旱,秋暑郁方蒸。

老火炽而燄,弱金融未凝。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平生白羽扇,挥拂何功能。

蓬头卧永昼,起冠汗沾缨。

柯山屡空子,贫病复相仍。

衡茅未可诣,作诗问寝兴。

形式: 古风

出都门泊镇外失饮食节中夕暴下用气术消息之即瘉

畏途戒十一,饮食玩死地。

防患迷轻重,达者笑不智。

古人慎寝食,爱生良有待。

从来天下图,不易无名指。

甘飧冒物禁,中夕得颠沛。

坐令妻孥忧,惫腹委如带。

赖知仙圣术,杳杳存一气。

船轻晓眠足,扣齿无馀滞。

艰难众所虞,君子谨容易。

永怀青精饭,聊欲屏俗嗜。

形式: 古风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