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槐阴亲舍

慈乌夜夜啼,宛在慈溪西。

大槐高过屋,慈乌来上栖。

乌雏思返哺,哑哑愁日暮。

白云飞度江,恨不随云去。

雏有青霄翮,翱翔霜柏枝。

慈溪东入海,雏心无已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慈乌与幼乌之间的亲情,以及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开篇“慈乌夜夜啼,宛在慈溪西”,以慈乌的啼声起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慈乌似乎在夜晚的溪边呼唤着什么。接着,“大槐高过屋,慈乌来上栖”,描述了慈乌栖息于高大的槐树之上,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慈乌对家的依恋。

“乌雏思返哺,哑哑愁日暮”两句,直接点明了慈乌与幼乌之间的情感纽带——慈乌在为幼鸟寻找食物,而幼鸟则在日暮时分发出哀鸣,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与深沉。

“白云飞度江,恨不随云去”,诗人借白云之喻,表达了慈乌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尽管现实中的慈乌无法随云而去,但其内心深处的那份向往却如同白云一般,飘渺而遥远。

最后,“雏有青霄翮,翱翔霜柏枝。慈溪东入海,雏心无已时”,诗人通过幼乌的形象,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由的追求。幼乌拥有青天之翼,能够在霜柏枝间翱翔,象征着对广阔世界的探索与向往。同时,慈溪向东流入大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限可能,幼乌的心永远充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慈乌与幼乌的故事,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情感表达,展现了生命中亲情的温暖与对自由的向往,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贡士之京

一水通震泽,张帆挂秋风。

霭霭天际云,迢迢江上峰。

朝饮枫桥酒,夕闻寒山钟。

三年读礼馀,挟策还辟廱。

愿言枉尺素,时寄南飞鸿。

形式: 古风

送人秩满之京二首(其一)

乌啼海门树,旭日生苍凉。

秋风棹歌发,起拂帆上霜。

刘侯忠孝裔,三载佐黄堂。

兹焉报佳政,冠佩生辉光。

祖饯长亭下,共酌青霞浆。

侧身睇鸿鹄,万里高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人秩满之京二首(其二)

凤皇出丹穴,文采何翩翩。

朝栖岘山树,夕饮汉江泉。

一朝衔瑞图,飞鸣凌紫烟。

双阙九天上,冠盖如星联。

朝回有馀暇,早寄琼琚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硖川佳胜图

昔有紫薇郎,登眺东西山。

持节去不返,名留天地间。

我尝览陈迹,行寻顾况宅。

峨峨读书台,苍烟锁荆棘。

仙翁葛稚川,丹井尚依然。

井畔长松树,不闻啼杜鹃。

鸡鸣海波赤,东望榑桑日。

六寺发鲸音,长林起萧瑟。

俱胝天竺来,一喝洞门开。

凿厓閟灵迹,老石封莓苔。

回看山下路,超然起黄雾。

憧憧往来人,日中自旁午。

关西供奉孙,两峰青到门。

微风生绮席,明月落清尊。

乘閒来访我,中流浮一舸。

手持三尺图,恍如山中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