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塞北感怀》由明代诗人杨言所作,以秋风为引,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诗人深沉的情感。
首联“秋风迢递晋阳田,遥望关河一雁前”,以秋风起笔,勾勒出辽远的边疆景色,晋阳田的广阔与一雁独行的孤独形成对比,展现出边塞的辽阔与寂寥。
颔联“西域未通元有地,北门深锁足扶天”,进一步深化边塞的地理特征与军事防御的严苛。未通的西域与深锁的北门,不仅体现了边疆的险要,也暗示了国家对边防的重视与决心。
颈联“江梅夜落闻霜角,塞草春稀感暮烟”,将时间与空间交织,通过夜晚的霜角声和春天稀疏的塞草,营造出一种既悲凉又壮美的氛围。霜角声声,似乎在诉说着边关的寂寞与战争的残酷;而春草虽稀,却也透露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尾联“莫讶铁衣寒到骨,千金须记买龙泉”,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敬意与感慨。铁衣的寒冷象征着边关生活的艰苦,但战士们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决心令人敬佩。同时,也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不忘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历史事件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英勇将士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