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梁方丈

转山楼阁路相通,屡得分经丈室中。

六入循元无重浊,三缘故断出樊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津梁方丈》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精炼的语言表达,展现了对宇宙本源和人生境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转山楼阁路相通”,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楼阁相连的壮丽景象,暗示了世间万物虽各具形态,却在某种意义上相互关联、相通相融。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寓意着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次句“屡得分经丈室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联系的概念。这里的“分经”可能指的是区分、分类或细分,而“丈室”则可能象征着知识的殿堂或心灵的栖息之所。整句意为在知识的殿堂中,人们不断探索、区分和理解宇宙的奥秘,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

接下来的“六入循元无重浊”,运用了佛教中的“六入”概念,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接触,以此来探讨人与外界的互动关系。这里的“元”指的是根本、源头,“无重浊”则是指去除杂念、净化心灵的过程。整句表达了通过深入探索和领悟,去除内心的杂念与迷惑,达到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最后的“三缘故断出樊笼”,“三缘”可能指的是因缘、业缘、法缘等,代表了因果律、业力和佛法的实践。整句意为通过遵循正确的因果法则,摆脱束缚,超越自我设限,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教思想,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津梁方丈》以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宇宙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通过智慧与修行实现心灵净化与自由的路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郭祥正对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月下怀广胜华师

下方遥忆上方僧,素月青林隔几层。

钟磬声沉香篆熄,只应诗思冷如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题华师院壁

邂逅营居得近僧,唯师更住最高层。

半瓯香茗浮春雪,一饭寒蔬带晓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全师惠诗

十里湖山紫翠秋,师居独占一岩幽。

谈经已许分吾坐,更有新诗索献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百岁王姥自云平生未尝服药

不服丹砂不养真,老来天与健精神。

自怜五十头垂雪,始见人间百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