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瓶

海南有陶器,质状矮而?。云初日炙就,锻铄不以火。

水壶丑突兀,酒甒肥磥砢。

山罍颈微肿,石鼎足已跛。

圆如鸱夷形,大比康瓠颗。

华元腹且皤,王莽口何哆。

蕃胡入中国,万里随大舸。

携之五羊市,巾匮费包裹。

侏㒧讲其效,泻辩若炙輠。

课以沸泉沃,冰雪变立可。

炙敲疗中渴,其用岂幺么。

君凡几钱得,不惜持遗我。

曾将对佳客,屡试辄亦果。

勿云远且陋,幸可置之左。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陶制的冷水器,通过对其形状、材质和用途的细致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这种日常生活用品的观察和欣赏。诗中的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海南有陶器,质状矮而?”这里的“质”指的是陶器的材质,“状”则是形态,而“矮”则可能是指陶器的低矮或敦实,这里是一个问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云初日炙就,锻铄不以火。水壶丑突兀,酒甒肥磥砢。”等句子,对陶器的制作工艺和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云初”可能指的是陶器在窑中烧制时的样子,“炙就”则是陶器被火焰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形成的状态;“锻铄不以火”表明这种陶器的制作并不依赖于火的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其他手段来完成;“水壶丑突兀,酒甒肥磥砢”则形象地描绘了不同用途的陶器在外观上的差异。

“山罍颈微肿,石鼎足已跛。圆如鸱夷形,大比康瓠颗。”这里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山、石和动物,来形容陶器的形态和质感,“山罍”可能是指一种类似于山石的陶器,“颈微肿”则是其颈部略显膨胀;“石鼎足已跛”表明这种陶器底部稳固,如同老鹰的脚一样;“圆如鸱夷形,大比康瓠颗”则描绘了一种圆润的陶器,其大小和质感类似于某种植物的果实。

“华元腹且皤,王莽口何哆。”这里对陶器的装饰和开口部分进行了描述,“华元腹且皤”可能是指陶器中间部位有着精美的纹饰,而“王莽口何哆”则是在形容陶器的口部或其它开口处的特征。

“蕃胡入中国,万里随大舸。携之五羊市,巾匮费包裹。”诗人在这里提到了陶器的来源可能是外来物品,被从远方带回国内,而后在市场上被人们购买和使用。

“侏㒧讲其效,泻辩若炙輠。课以沸泉沃,冰雪变立可。”这几句则是在赞美这种陶器的用途,它能够保持水的凉爽,在炎热或寒冷的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

最后,“炙敲疗中渴,其用岂幺么。君凡几钱得,不惜持遗我。曾将对佳客,屡试辄亦果。勿云远且陋,幸可置之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陶器的喜爱和珍视,以及愿意以其作为馈赠给予好的朋友,并希望它不被看轻。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对于日用器物的精致制作和使用习惯。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吟春

春工运潜巧,是处有行迹。

庭梢发新颖,岩溜融暖脉。

晴湖影拨剌,晓树音格磔。

须知玉峰下,日有寻芳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呈李坚甫中舍

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

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

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一把。

甲犹未竟乙复作,门类著番开满架。

使人叹羡不能已,只恨有门归隔夜。

归来兀坐想精绝,念此荣观若为谢。

就中寒林两大幅,此物世间谁敢价。

倏然一别十五载,常向人前盛誇诧。

因君奉使临敝邑,见先问此馀不暇。

君能为我再讲说,座上不容人俗话。

如君所蓄更谁有,有亦未能无笑骂。

况君累世尽清职,摹本敢来前弄诈。

君今还省正擢用,异日须求作邻舍。

峨巾曳屦日相谒,更欲重烦开几帕。

待寻前辈用心处,款曲应须频假借。

每厨阅讫当便还,不敢奉欺言羽化。

形式: 古风

吴趋曲(其三)

荡漾水中舟,徘徊岸边马。

相看两不语,密意待谁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吾友务深有叹琴之什运使子骏答之佳章务深亦使余继作

白水满方湖,山中好秋色。

逋翁促瑶轸,来坐湖水侧。

临风起高调,此兴浩无极。

波静戢游鳞,云空矫飞翼。

萧条变林野,万籁一以息。

且莫缓商弦,令人涕横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