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观西轩

琳宇夏天晓,官曹今日閒。

深松欲无路,疏竹不遮山。

静对黄冠语,时看白鸟还。

平生林壑趣,聊复此窗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夏日清晨在琳琅的林宇中醒来,今日官署显得格外清闲。
茂密的松树林仿佛没有尽头,稀疏的竹林却不能遮挡山峦。
静静地聆听道人的话语,时而欣赏归巢的白鸟。
一生热爱山林的乐趣,就在此窗边闲适度过。

注释

琳宇:形容环境清幽。
晓:清晨。
官曹:官署。
閒:闲暇。
深松:茂密的松树。
欲无路:仿佛没有尽头。
疏竹:稀疏的竹林。
遮山:遮挡山峦。
黄冠:道人的头巾,借指道士。
白鸟:白色的鸟。
还:归巢。
平生:一生。
林壑趣:山林的乐趣。
聊复:姑且。
窗间:窗边。

鉴赏

这首元代卢挚的《青华观西轩》描绘了夏日清晨青华观中的宁静景象。"琳宇夏天晓",开篇即展现出明亮的夏日清晨,仿佛整个道观都被晨光洗涤得清新脱俗。"官曹今日閒",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官场暂时的清闲,将目光转向自然。

"深松欲无路,疏竹不遮山",两句通过描绘深邃的松林和稀疏的竹丛,暗示出观中环境的幽深与开阔,仿佛自然之路在茂密的松竹间若隐若现,山色也因此得以清晰可见。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静对黄冠语,时看白鸟还",诗人静静地与道人交谈,时而抬头欣赏归巢的白鸟,流露出内心的平静与闲适。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平生林壑趣,聊复此窗间",诗人总结一生对于山林之乐的追求,在这窗边的片刻闲暇中得到了满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华观西轩的夏日景色,寓含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心境。

收录诗词(86)

卢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字:处道
  • 籍贯: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
  • 生卒年:1242-1314

相关古诗词

行农洛西题王居仁山堂春晓

幽人持所见,旷然捐世故。

岂薄轩冕荣,正有林壑趣。

兴居惟自适,早晏常暇豫。

草芳泽气春,鸟鸣岚光曙。

岩花抗韶容,溪云澹吾虑。

图史敦宿好,朋游非外慕。

招邀具鸡黍,笑言在农务。

我来忝符竹,行田课耕助。

抚卷怀清风,长吟山郭暮。

形式: 古风

六州歌头.题万里江山图

诗成雪岭,画里见岷峨。浮锦水,历滟滪,灭坡陀。

汇江沱。

唤醒高唐残梦,动奇思,闻巴唱,观楚舞,邀宋玉,访巫娥。

拟赋招魂九辩,空目断云树烟萝。

渺湘灵不见,木落洞庭波。抚卷长哦。重摩娑。

问南楼月,痴老子,兴不浅,意如何。

千载后,多少恨,付渔蓑。醉时歌。

日暮天门远,愁欲滴,两青蛾。曾一舸。

奇绝处,半经过。万古金焦伟观,鲸鳌背,尽意婆娑。

更乘槎欲就,织女看飞梭。直到银河。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押[歌]韵

天仙子

半额淡妆鸾影翠。约略玉人新病起。

碧彝金雀暗香来,凭竹几。薰沉水。

诗在静华春梦里。羞涩蜡痕无意味。

尽纵绛英争妩媚。中州风韵到南枝,归颖计。

纫兰佩。日暮对花愁欲醉。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木兰花慢.在德六年正旦

问东风何似,早吹绿、洞庭波。

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

遥知玉墀鹓鹭,对青阳、绿禁郁嵯峨。

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谁将瑶瑟托湘娥。

颖客播弦歌。向执法森然,寿星明处,陡顿春多。

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

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