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希元在雪后登临代州城楼的景象。"睥睨胡天近",展现了他们傲视边疆,眼前是辽阔的胡天,暗示了边塞的壮丽和紧张的军事氛围。"登临边树迷",则描绘了雪后的景色,树木在雪中变得模糊不清,增添了迷茫之感,也隐含着战争带来的动荡不安。
"汉兵不到处"表达了对边防力量的忧虑,意味着某些地方可能还未受到朝廷军队的控制,这可能是战事的延伸或边防的薄弱环节。"寒鸟向谁啼"以鸟儿的哀鸣反衬出人烟稀少的荒凉,进一步渲染了边地的寂寥和凄冷,也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既展示了边塞风光,又透露出对边防形势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具有深厚的边塞诗特色。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霁色分诸垒,寒空下一雕。
幕南白草尽,胡马亦何骄。
都门飞羽书,冰雪走胡骑。
只见塞云愁,那知塞垣事。
天垂楼外云,雪变城中树。
何处不春寒,鸦啼又飞去。
花竹可消愁,愁来独上楼。
自古天涯客,谁禁老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