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巨

汉相见王陵,扬州事张禹。

风帆木兰楫,水国莲花府。

百丈清江十月天,寒城鼓角晓钟前。

金炉促膝诸曹吏,玉管繁华美少年。

有时过向长干地,远对湖光近山翠。

好逢南苑看人归,也向西池留客醉。

高柳垂烟橘带霜,朝游石渚暮横塘。

红笺色夺风流座,白苧词倾翰墨场。

夫子前年入朝后,高名籍籍时贤口。

共怜诗兴转清新,继远家声在此身。

屈指待为青琐客,回头莫羡白亭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汉代与王陵相见,那时我在扬州辅佐张禹。
乘风破浪,木兰舟疾行,仿佛驶进莲花盛开的水乡府邸。
清冷的江水在十月的天空下波光粼粼,寒冷的城市在鼓角和晓钟声中苏醒。
金炉边,官员们围坐取暖,年轻的才俊们吹奏着玉笛,尽显繁华。
我有时会漫步到长干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在南苑欣赏归人,也在西池设宴款待宾客,让人沉醉。
高大的柳树笼罩着烟雾,橘树披霜,早晨游览石渚,傍晚横渡池塘。
红色的诗笺光彩夺目,胜过风流雅座,白麻纸上的词句倾倒文坛。
先生自从入朝以来,名声大噪,被当时的贤士们交口称赞。
我们共同欣赏你的诗才,清新脱俗,延续了家族的文学传统。
期待你将来成为朝廷重臣,不必羡慕那些闲适的白亭人。

注释

汉相见:汉代的交往。
扬州事:在扬州辅佐事务。
木兰楫:木兰舟,代指船。
莲花府:莲花盛开的地方,比喻水乡。
鼓角晓钟:清晨的军乐和钟声。
金炉:金属制的火炉。
玉管:玉制的笛子。
长干地:地名,可能有美景。
南苑:皇家园林。
西池:另一个地点,可能有宴会场所。
青琐客:朝廷重要官员。
白亭人:悠闲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文人的欢聚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语言优美,意境浓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百丈清江十月天”、“高柳垂烟橘带霜”,营造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宴席上的人文气息,如“金炉促膝诸曹吏,玉管繁华美少年”。

诗中还流露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情感,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例如“共怜诗兴转清新,继远家声在此身”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珍视和传承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他们对于友情和文学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

东风香草路,南客心容与。

白皙吴王孙,青蛾柳家女。

都门数骑出,河口片帆举。

夜簟眠橘洲,春衫傍枫屿。

山阴政简甚从容,到罢唯求物外踪。

落日花边剡溪水,晴烟竹里会稽峰。

才子风流苏伯玉,同官晓暮应相逐。

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知君鍊思本清新,季子如今德有邻。

他日如寻始宁墅,题诗早晚寄西人。

形式: 古风

送中兄典邵州

官骑连西向楚云,朱轩出饯昼纷纷。

百城兼领安南国,双笔遥挥王左君。

一路诸侯争馆谷,洪池高会荆台曲。

玉颜送酒铜鞮歌,金管留人石头宿。

北雁初回江燕飞,南湖春暖著春衣。

湘君祠对空山掩,渔父焚香日暮归。

百事无留到官后,重门寂寂垂高柳。

零陵过赠石香溪,洞口人来饮醇酒。

登楼暮结邵阳情,万里苍波烟霭生。

他日新诗应见报,还如宣远在安城。

形式: 古风

送巴州杨使君

白云县北千山口,青岁欲开残雪后。

前驱锦带鱼皮鞮,侧佩金璋虎头绶。

南郑侯家醉落晖,东关陌上著鞭归。

愁看野马随官骑,笑取秦人带客旗。

使者下车忧疾苦,豪吏销声出公府。

万里歌钟相庆时,巴童声节渝儿舞。

形式: 古风

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

中朝理章服,南国随旌旆。

腊酒湘城隅,春衣楚江外。

垂帘白角簟,下箸鲈鱼鲙。

雄笔佐名公,虚舟应时辈。

按俗承流几路清,平明山霭春江云。

湓城诗赠鱼司马,汝水人逢王右军。

绿蘋白芷遥相引,孤兴幽寻知不近。

井上铜人行见无,湖中石燕飞应尽。

礼门前直事仙郎,腰垂青绶领咸阳。

花间五马迎君日,雨霁烟开玉女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