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九)三怀堂

东京吏治孰称循,范晔才书十二人。

前日桂阳三太守,许谁来此继芳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东京,谁被认为治理得最好,遵循常规?
范晔的才能书中列举了十二个人物。

注释

东京:指当时的首都,可能指洛阳或东京(北宋时称东京开封府)。
吏治:官吏的行政管理。
孰称循:谁被称赞为遵循常规。
范晔:东晋时期的史学家。
才书:记载人才的书籍。
十二人:指范晔书中列出的十二位有才能的人。
前日:先前。
桂阳:古郡名,今湖南郴州一带。
三太守:三位太守。
继芳尘:接续美好的政绩或传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赞美前人的情感。"东京吏治孰称循"表明在东京(今开封)治理民众的官员中,很少有人能够像古代贤良那样清廉且有能力治理国家。"范晔才书十二人"则是指南朝文学家范晔编写了《后汉书》中的才子列传,共记载了十二位才华横溢的人物。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怀念古代贤良之情。

"前日桂阳三太守"指的是历史上在桂阳(今属湖南)担任太守的三位官员,他们都以清廉有为著称。"许谁来此继芳尘"则是诗人提问,希望能够有人能像这些历史上的贤良一样,在这个地方留下美好的政绩和声望。这两句通过对桂阳太守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和称颂历史上清廉官员,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环境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个人对于贤良政治文化的尊崇和怀念。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郴江百咏(其二)上仙阁

曲槛危梯紫翠中,苏仙宅畔古城东。

不须更著登山屐,万岫千峰一日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郴江百咏(其八十二)久留冈

颍人间欲问郴人,卫飒如何似寇恂。

只恐当时遮道者,不应皆是惜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郴江百咏(其四)山阴堂

修竹苍苍似剡川,浮觞可继永和年。

不知谁有羲之笔,欲写兰亭第二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郴江百咏(其八十八)飞仙桥

匮中飞出过辽天,楼上归来又几年。

云物已閒松已老,芝田依旧在桥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