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乘槎亭观日出图

亭名始见坡公诗,建亭之处人莫知。

我于龙洞读宋刻,亭在山头与海直。

龙兴山东烛龙起,山下沈沈夜未已。

波光激射梁梠红,如见坡诗图画里。

独怜诗和陈海州,陈公名字难搜求。

山亭颇似岘山在,湛辈足迹诚悠悠。

联吟苏海尚如此,写照秦山徒为尔。

图中石壁扫烟霾,笑将题笔当摩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唐仲冕的《自题乘槎亭观日出图》描绘了一座亭子的独特来历和周围的壮丽景色。首句提到亭名源于苏东坡的诗,但具体位置鲜为人知,诗人是在龙洞发现宋代刻诗的线索。亭子坐落在山顶,直面大海,视野开阔。

接下来,诗人通过想象,描述了龙兴山的景象,烛龙神话中的烛火照亮了山巅,山下的夜晚深沉而神秘。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映照在亭梁上,仿佛置身于苏轼诗意的画面之中。诗人特别提到了与陈海州的诗作相关,但陈公的名字难以寻觅,暗示了历史的沧桑。

诗人感慨,即使如苏轼和陈海州这样的文人雅士,他们的联吟之地如今也仅存此亭,而秦山的画像则显得徒劳。最后,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想象自己在画中石壁上题字,犹如摩崖石刻,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融合了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色,展现出诗人对山水亭台的深情与对文学传统的缅怀。

收录诗词(16)

唐仲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吴天发神谶碑

峄山碑经野火焚,泰山刻石亡斧斤。

祖龙文字虽奇古,遗壁空说滈池君。

吴皓淫虐浮于政,小国亦侈封峦文。

国山未禅岩山刻,上天帝言山出银。

天玺元年漆月朔,费雩行视华覈闻。

其年阳羡表石室,明年天纪纪功勋。

是时临平湖开石印发,一千二百八十符瑞何纷纭。

五稔青盖已入洛,三段残碣徒埋云。

独有皇休明,小篆妙入神。

此碑险劲复沈著,一洗东京软美气习追先秦。

历千五百有余载,自山转徙亲香芸。

筹思亭后几再砺,尊经阁下宜三熏。

如何岁在乙丑之皋月,嘻嘻出出起束缊。

圣人意盖诛矫诬,燔之俾与臣斯泯。

日余宰临津,善卷洞侧摩米囤。

今得此碑火前拓,犹识竹根钗股春潮纹。

惜哉如此笔,胡弗写皇坟。

诗题炯戒忽发慨,若令长在山谷今犹存。

形式: 古风

早行

东方犹未晞,残月挂高树。

客子夜不眠,呼童问前路。

山深蹊径幽,蔓草被清露。

跨水一桥横,疏星明古渡。

遥闻叱牛声,人在云深处。

形式: 古风

德安道中

尽日雨濛濛,人行翠霭中。

山峦迷向背,村舍误西东。

水近鱼虾足,楼寒鸟雀空。

岭南逢驿使,梅信已潜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浔阳馆舍

孤城浩淼足烟波,北望其如旅况何。

盆浦地卑霜信早,衡阳山近雁声多。

庾公清兴今消歇,王浚楼船不再过。

圣世久无迁谪恨,琵琶一曲为谁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