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春分

金粉池台,好风光、无端为谁分了。

判雨判晴,匀暖匀寒,商过短长昏晓。

卖花声向重帘听,刚一半、春魂惊觉。

镜华满、妆蛾晕窄,两边谁扫。客燕将愁乍到。

知百五芳韶,去来多少。

几度看春,也似中年,何况绿窗人老。

赋情别有闲桃李,空流怨、江南残调。

料鶗鴂、秋心隔年又恼。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春分时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金粉池台的美景,却感叹这美好的风光似乎无人欣赏,徒然被分给了风雨晴晦。词人通过细腻地刻画天气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转,春意渐行渐远。帘外卖花声唤醒了半梦半醒的春意,而妆镜中的蛾眉因岁月流逝而略显憔悴。

接下来,词人借“客燕”之愁,表达了对春光易逝、人生如梦的感慨。春分时节本是百花盛开之时,但词人却感到仿佛已进入中年,更增添了对时光匆匆和青春不再的忧虑。他借用“闲桃李”和“江南残调”,寄托了深深的哀怨与无奈,感叹即使有如桃花李花般的情感,也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

最后,词人以杜鹃鸟(鶗鴂)的啼鸣作结,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再次强调了春去秋来的无情,以及内心深处经年累月的烦恼。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春分时节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大酺.花朝雨望

正月奁收,金铃语,亭馆家家装束。

娇花寒食近,料为容偏要,最新膏沐。

绣被佳人,文梁语燕,惊起东风眠足。

秦楼红棠树,敛晨曦恰换,每朝心目。

但芳约无凭,梦云多幻,又生枨触。相思怜太酷。

暗浇冷、啼泪零绡幅。

细念想、蜂黄销后,蝶粉融余,酒醒时怎商春局。

便似蓬山隔断,都碍了、青禽来复。谢桥侧、流莺熟。

知我惆怅,临去那回千嘱。秀怀蘸波自绿。

形式:

泛清波摘遍.寒食,舟中展玩诸名胜珠玉,感音而叹,歌付浣蘩

云团粉絮,烛卷青烟,还是汉宫时候古。

泪花啼鸟,满眼东风恨无主。浓愁聚。

银笺粉指,斑管乌丝,谁信赚人弦外语。

故国江南,怅惜平生见旗鼓。感时侣。

天畔正寻系船,海上又吟今雨。

孤倚凝妆镜流,半单白苧。断肠否。

归燕细说画帘,飞红暗尘幽素。

且待清明过却,旧家重数。

形式:

扫花游.荔湾对酒作

小莲寸碧,伴粲几青圆,喜仍春俎。绣罗闲户。

有嫱妆半面,似窥幽素。酿熟村垆,最好斜阳对宇。

起来舞。任月上兴移,堪便携取。游事知几许。

看画桨家家,暗藏烟浦。闹红旦暮。

料鸳鸯未忆,故人今度。按曲当筵,早是歌莺意苦。

要新句。约池波、管他春去。

形式:

女冠子

冰肌玉骨。恰称求仙礼佛。倚婵娟。

效月开鸾镜,分花入麝筵。

九衢来正暮,三岛去何年。知是龙华伴,不胜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