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

征夫去时著纻葛,征夫未回天雨雪。

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

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

殷勤著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

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戍玉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妇女在寒冷季节为出征的丈夫精心准备衣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和关怀,以及对远方戍守战士生活困苦的同情。

"征夫去时著纻葛,征夫未回天雨雪"两句表达了妇女在丈夫出征前为他准备保暖衣物的细心与及时,而丈夫尚未来得消息时,外面的世界已经是寒冷的雨雪交加。

"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则写出了妇女在夜晚辛勤地用刀尺裁剪布料,尽管她的孩子还小,却不得不依靠别人的帮助来完成这项工作。这里的“封题”可能是指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关注。

"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表达了妇女在为丈夫制作衣物时所流下的泪水印迹,她故意保留这些泪痕,以便丈夫看到时能感受到她的思念。而“认针指”则是说丈夫通过缝制的针迹能够识别出妻子的手艺。

"殷勤著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这两句强调了妇女对远方戍守的丈夫的关切之情,她希望他能穿上这些衣物,以抵御边疆严寒的气候,不让寒风侵袭他的身体。

最后两句"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戍玉关"则是用历史上的例子来强调远征者的孤独和艰辛。诗中提到的“玉关”是唐朝时期位于今天新疆西部的军事要塞,而“万里”则形容戍守之地的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妇女深沉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她对家庭与社会责任的认知。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寄陈澈计议二首(其二)

匹马单鎗去复还,天生此士济时艰。

如何方奏淮夷雅,又遣行歌蜀道难。

兜刺史谁修废庙,汉将军尚有荒坛。

会当露布西陲捷,师拥斋旄客换班。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陈澈计议二首(其一)

十载三边惯辙环,来得书得报平安。

谓宜图画凌烟上,犹自翱游陇蜀间。

画策功多宁论赏,封侯事在且加餐。

传闻玉帐先禽辟,定有新铭刻剑关。

形式: 七言律诗

寄和汤仲能

忆昨桃包返故乡,意君束带侍明光。

一书似坐穷为祟,百计无如去最长。

蚁穴梦残何足记,蟆陵愿在莫须偿。

即今台阁多收召,定有名公雪孝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赵昌父

世上久无遗逸礼,此翁白首不弹冠。

一生官职监南岳,四海诗盟主玉山。

经岁著书人少见,有时入郭俗争看。

何因樵服供薪水,得附高名野史间。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