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径山二首(其二)

五峰相望势如掌,中有绀园閟龙象。

坦爱曲道两盘回,不知身出浮云上。

浮云悠悠覆朝市,朝市小人鼎中沸。

暂来欣得避世愁,奈我未老先白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径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世事的感慨。首句“五峰相望势如掌”以“掌”比喻五座山峰的相对位置,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壮观。接着“中有绀园閟龙象”,绀园内藏有龙象,象征着深邃与神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坦爱曲道两盘回,不知身出浮云上。”这两句描绘了山间道路的蜿蜒曲折,仿佛引领人们穿越云层,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写照。

“浮云悠悠覆朝市,朝市小人鼎中沸。”这里将世俗社会比作沸腾的鼎,生动地描绘了都市生活的喧嚣与忙碌。而“浮云悠悠”则与前文的“浮云上”形成呼应,暗示了诗人从尘世的烦恼中暂时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最后,“暂来欣得避世愁,奈我未老先白头。”表达了诗人虽然暂时逃离了世俗的忧愁,但岁月不饶人,即使在短暂的避世中,也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斑白。这句诗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径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李子仪即元韵

胡人泛舶万里来,头上氎市缠作堆。

建武赆琛终罢献,元和亭榭不求材。

君王方讲羽干舞,太守何妨乐圣杯。

筦库贱生固多幸,天边长见利篷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张宝臣即元韵

始余倦游念还家,一身泛然寄天涯。

头上白发日益加,朱颜不驻炉中砂。

飘飘逸气凌紫霞,犹著黄绶趋泥沙。

烈日漫凭乌帽遮,穷巷归来夕烟斜。

闭门正欲谢喧哗,何惮屋室多庳窊。

杨柳欲落鸣饥鸦,八月秋风想乘槎。

市中有金谁攫挐,自欲归耕老菑畬。

嗜好已背梨与楂,那复开口增呶呶。

眼昏白昼生黑花,老悲独向儿女夸。

枯辙不能活鲿鲨,骐骥垂耳伏盐车。

一官欣得饱鱼虾,顿首致谒辞当衙。

愚拙不遇何复嗟,川陆旧游殊不遐。

才渡扬子已闻蛙,吴女蓬鬓多髦髿。

西湖信美谢若耶,松竹夹道繁根芽。

势利屈曲如盘蜗,卫青变化乃龙蛇。

深闺召客舞双髽,抚手相劝竞呀呀。

西崦老师自煮茶,太守陈乐奏渝巴。

湖水洗面去尘痂,故山白浪留文沙。

田里小儿放猪猳,为乐往往鸣箫笳。

亦有狐兔堪施罝,令人指手徒为挪。

贱职驰使告及瓜,聿来甬东绝纷华。

钳口不复露颊牙,联曹相系琼与葭。

上官庇覆不汝瑕,优游重见林中葩。

四时风露换物华,新诗迭致思无邪。

吾子俊拔诚可嘉,岂独鄙言数矜誇。

高吟大字耀纸麻,时虽未亨道不污。

屡出珠玉能愧奢,麻姑手爪幸见爬。

长篇垂况理不差,正如矛戟相鏖叉。

形式: 古风

和李正甫

山川旱气赤如虹,大海半涸惊鱼龙。

行人渴死道不通,时见飞鸢坠长空。

日轮轧轧未背昃,独坐高堂酌琼液。

下视万屋生白烟,不复平日瞻青山。

闭目欲想瑶池濒,欲往万里增黄尘。

长忆仙人李太白,若乘鲸鱼应腐鳞。

晚餐一盘荐黑黍,出铛已败色如土。

忽得诸篇排硬言,伏读未终汗如雨。

形式: 古风

和李泰叔见菊有感

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

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

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

新亭秋兴君知否,潮信方随月色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