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集句惜春

双鸳池沼水融融。桂堂东。又春风。

今日看花,花胜去年红。

把酒问花花不语,携手处,遍芳丛。

留春且住莫匆匆。秉金笼。夜寒浓。

沈醉插花,走马月明中。

待得醒时君不见,不随水,即随风。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双鸳池塘水温润,桂堂东边春风又起。
今日赏花,花朵比去年更加鲜艳。
举杯向花询,花儿却默默无言,携手之处,满眼繁花盛开。
留住春天,别急着离去,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带着金笼。
沉醉于插花赏月,策马疾驰在明亮的月光下。
等我醒来时,你已不在,不是随着流水,就是随风飘散。

注释

双鸳:两只鸳鸯。
池沼:池塘。
桂堂:装饰有桂花的堂屋。
东:东方或春季。
花胜去年红:花朵比去年更红艳。
把酒:端着酒杯。
花不语:花儿不说话。
携手处:携手同游的地方。
遍芳丛:花丛中各处。
留春:留住春天。
秉金笼:手持金笼。
夜寒浓:夜晚寒意深重。
沈醉:沉醉。
插花:插在花上。
走马:骑马疾驰。
月明中:明亮的月光下。
待得:等到。
醒时:醒来。
君不见:你已不在。
不随水:不随流水而去。
即随风:而是随风飘散。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江神子·江城子·集句惜春》。它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描绘池塘融融、桂堂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双鸳池沼水融融",开篇便营造出春水潺潺、鸳鸯戏水的温馨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桂堂东,又春风",点明了季节更迭,春风又绿江南岸,暗示着春回大地的喜悦。

"今日看花,花胜去年红",词人感叹今年的花朵比去年更加繁盛,色彩鲜艳,流露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然而,"把酒问花花不语",借酒浇愁,却得不到花的回答,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寂和无奈。

"携手处,遍芳丛",回忆起与友人携手赏花的美好时光,进一步深化了对春日友情的怀念。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留春且住莫匆匆",词人试图留住春天的脚步,但春天终究会离去。

"秉金笼,夜寒浓",夜晚降临,寒意加重,词人沉醉于花海,骑马月下,享受片刻的欢愉。然而,"待得醒时君不见",预示着醒来的失落,因为春去无踪,只剩下词人的遗憾。

最后,"不随水,即随风",春天的离去既不是被流水带走,也不是被风吹散,而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无情。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江神子/江城子.亳社观梅呈范守、秦令

去年初见早梅芳。一春忙。短红墙。

马上不禁、花恼只颠狂。

苏晋长斋犹好事,时唤我,举离觞。

今年春事更茫茫。浅宫妆。断人肠。

一点多情、天赐骨中香。

赖有飞凫贤令尹,同我过,小横塘。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行香子.遐观楼

归鸟翩翩,楼上黄昏。黯天气、残照馀痕。

曲阑干里,有个愁人。向不言中,千载事,一年春。

春来似客,春归如云。付楼前、行路双轮。

倾江变酒,举斛为尊。断浮生外,愁千丈,不关身。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夏日即事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梅

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无花、比并琼姿。

一年一见,千绕千回。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

扬州应记,东阁逢时。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