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何佩珠的《问春》描绘了春天来去循环的自然景象,以及它对人间事物的影响。首句“底事年年费送迎”表达了对春去春回现象的不解,暗示着生命的更迭与无常。次句“回黄转绿判枯荣”则直接描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万物复苏,枯木逢春的场景。
第三句“于人岂有炎凉意”,诗人以拟人手法,暗示春天对于人们并无明显的冷暖之分,如同对待世间万物一般公平。第四句“入世何多旖旎情”则进一步强调春天带给世界的美好和情感色彩,寓意生活中的诸多美好。
第五、六句“未必易圆双燕语,竟能催得百花生”通过燕子筑巢和百花盛开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春天的力量和活力,同时也寓言人生的不易和希望的催生。
最后两句“漫天匝地红无数,可是君才长养成”以满眼的红花象征春天的繁华,暗喻才华如春花般需要经历孕育和成长,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借春景抒发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