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春

底事年年费送迎,回黄转绿判枯荣。

于人岂有炎凉意,入世何多旖旎情。

未必易圆双燕语,竟能催得百花生。

漫天匝地红无数,可是君才长养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何佩珠的《问春》描绘了春天来去循环的自然景象,以及它对人间事物的影响。首句“底事年年费送迎”表达了对春去春回现象的不解,暗示着生命的更迭与无常。次句“回黄转绿判枯荣”则直接描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万物复苏,枯木逢春的场景。

第三句“于人岂有炎凉意”,诗人以拟人手法,暗示春天对于人们并无明显的冷暖之分,如同对待世间万物一般公平。第四句“入世何多旖旎情”则进一步强调春天带给世界的美好和情感色彩,寓意生活中的诸多美好。

第五、六句“未必易圆双燕语,竟能催得百花生”通过燕子筑巢和百花盛开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春天的力量和活力,同时也寓言人生的不易和希望的催生。

最后两句“漫天匝地红无数,可是君才长养成”以满眼的红花象征春天的繁华,暗喻才华如春花般需要经历孕育和成长,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借春景抒发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1)

何佩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顶茅蓬遇女真静如自言百二十岁矣

华顶访茅蓬,铢衣飏晚风。

烟霞浮磬外,日月贮壶中。

药采村姬碧,花簪酒姥红。

玉颜忘甲子,应是李腾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病后登小楼有感

小楼屈戌锁孤烟,雁病虫凄又几年。

秋冷蟏蛸行砚匣,夜深蝙蝠拂琴弦。

水纹自漾书帷上,山翠仍横镜槛前。

恐有茂陵遗稿在,残篇重检一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半野堂怀古

虞山苍翠暮云中,一代声华惜此翁。

家国沧桑奈何帝,文章细碎可怜虫。

功名庾信空多感,《诗品》钟嵘亦未公。

儿女英雄要遭际,蛾眉可惜柳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鸥波夫人碧城摘句图

明珠作佩玉为台,锦字回文妙剪裁。

春到牡丹才国色,人言太白是仙才。

定知燕寝焚香坐,如见鸾冈写韵来。

我是碧城诗弟子,焚香一读一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