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本觉寺

一宿路旁寺,霜清梦亦寒。

忆曾游览处,来觅旧题看。

病衲成新塔,层楼隐败垣。

青山犹不老,千叠似翔鸾。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本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句“一宿路旁寺,霜清梦亦寒”,开篇即点明了住宿地点与环境特点。夜晚的寺庙被一层薄霜覆盖,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里的“梦亦寒”更是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联系,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梦中,诗人也难以摆脱这份清寒与孤寂。

接着,“忆曾游览处,来觅旧题看”,诗人回忆起曾经游历过的风景,心中涌起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他来到寺庙,寻找着曾经留下的痕迹,试图在历史的角落里找回那份记忆中的温暖与感动。

“病衲成新塔,层楼隐败垣”,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僧人因病而穿的僧衣,如今已化作一座新塔,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佛教的永恒。而那层楼则隐藏在破败的墙垣之后,既是对寺庙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最后,“青山犹不老,千叠似翔鸾”,诗人以青山为喻,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即便是在这破败的寺院之中,青山依旧保持着其不老的姿态,如同飞翔的凤凰一般,展现出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一句不仅升华了主题,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存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在清寒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题芝轩

轩下亦何有,灵芝骈秀生。

山川呈美瑞,草木被光荣。

清甚紫檀露,色深黄菊英。

武陵续遗事,应著此轩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王安道节推过云盖

秀杰长沙幕,高才自敏强。

同僚推俊逸,黼坐畏刚方。

惯吐珠玑句,宜便宴寝香。

秋来能过我,听雨夜连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含容室

敛足脱双履,闲房倚瘦藤。

百川朝巨浸,一室纳千灯。

至味宁分别,常光绝减增。

刹尘彰帝网,妙观现层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人日雪二首(其一)

今年人日雪,更在末山岩。

泻行想堆垛,打窗时两三。

梦回清语默,寒重压衣衫。

面壁孤风坐,知谁继夜参。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