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松风并竹响,万籁皆笙竽。

高韵清入云,琅琅读我书。

懒癖长畏人,畏人人迹疏。

竹叶扫空阶,白云抱前除。

良宵孤灯坐,酌茗陈编铺。

颇似侣羲皇,聊复赓唐虞。

疏钟散丛林,宿鸟巢高柯。

月印水晶帘,风袅博山垆。

眼明心亦快,时探罔象珠。

愧彼斲轮者,糟粕真蘧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静谧的夜晚读书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时的心境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句“松风并竹响,万籁皆笙竽”,以自然界的声响为背景,将读书的环境渲染得宁静而富有生机。松风与竹声交织在一起,如同大自然的乐章,而“万籁皆笙竽”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与美妙。

接着,“高韵清入云,琅琅读我书”两句,将读书的声音与高雅的韵律相联系,仿佛书中的文字在空中回荡,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读书,不仅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更是在心灵上得到了升华。

“懒癖长畏人,畏人人迹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孤独的追求。他害怕与人交往,因为担心打扰到内心的宁静,同时也享受着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竹叶扫空阶,白云抱前除”描绘了诗人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纯净,竹叶轻轻扫过空阶,白云环绕着前方,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良宵孤灯坐,酌茗陈编铺”则是对诗人深夜独自读书情景的生动刻画。在明亮的灯光下,诗人品茶阅读,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享受着孤独带来的宁静与思考。

“颇似侣羲皇,聊复赓唐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以及在读书中寻求精神上的共鸣与传承。

“疏钟散丛林,宿鸟巢高柯”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宿鸟在高枝上筑巢,一切显得那么平静而美好。

“月印水晶帘,风袅博山垆”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月光透过水晶帘洒落,微风轻拂着博山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最后,“眼明心亦快,时探罔象珠”表达了诗人读书时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仿佛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滋养。

“愧彼斲轮者,糟粕真蘧庐”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他自谦地表示,虽然自己追求的是高雅的精神生活,但与那些真正致力于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读书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孤独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24)

张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山行

过懒倦宦游,归来且多务。

命驾偶山行,始洽泉石趣。

入涧穷窈窕,陟峰出云雾。

细雨洒春寒,轻风飘日暮。

俄为桑门访,忽值友生顾。

蔬酌供野兴,晤言写情素。

高原恣遐眺,幽径暂閒步。

眷此永日欢,信彼颓龄度。

城市苦氛嚣,谁能舍之去。

形式: 古风

辛酉秋日游茅山

海内真灵居,茅山踞如虎。

旧传三弟兄,各作一峰主。

仙人长往来,华阳称洞府。

百里借游遨,信宿乐兹土。

是时秋正清,诸峰可历数。

高观揭天中,时有白鹤舞。

地肺岂虚名,真诰传自古。

何当骑茅龙,岂复恋圭组。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言志

通籍三十年,息肩犹未得。

静中自寻思,永夜劳转侧。

来日苦无多,胡不惜筋力。

富贵如浮云,百岁犹顷刻。

世途多险巇,反覆无终极。

何不早挂冠,戚友相亲㥾。

西熟课儿孙,东皋艺黍稷。

早毕公家赋,早完私家责。

浊醪聊适口,粗粝堪供食。

八口可无饥,四邻好为德。

时而曳杖游,时而曲肱息。一事不萦怀,两耳常?塞。

用以怡吾神,徜徉华胥国。

形式: 古风

增城流杯石

增江有怪石,形容类虎丘。

亦可坐千人,而多岩厓幽。

曲涧自天成,或云鬼斧修。

仰承千丈泉,惊湍变安流。

土人不好事,经年罕来游。

我行及暮春,风日妍且柔。

结伴得数子,大半高阳俦。

脱舄坐曲涧,杯盂任所投。

欲去忽复往,将沈还能浮。

徘徊若就人,想为知己留。

观者尽拍手,我意徒夷犹。

叹息下山去,空坡驱羊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