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李君尝游东湖居士之门袖诗见过次韵以谢

人去湖空古豫章,溪荪水荇换年芳。

闻风我是通家旧,觅句君犹弟子行。

须发苍浪休叹老,齿牙沆瀣尚生香。

宛陵自昔诗人国,今日谁升小谢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人离去后湖面空荡,古老的豫章换了新景象。
我闻风而知是旧相识,你寻句仍像弟子般谦恭。
不必感叹白发苍苍,牙齿间仍有清气留香。
宛陵自古以来就是诗人的故乡,今日又有谁能登上小谢的殿堂?

注释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一带,这里代指古迹或地方。
溪荪水荇:溪边的香草和水中的植物,象征着季节变换。
通家旧:关系亲密的老朋友。
弟子行:谦虚地以弟子的态度学习或交流。
宛陵:古地名,今安徽宣城,历史上以诗人众多著称。
小谢堂:指诗人谢朓(小谢)的祠堂,这里借指诗人的居所或文学圣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古豫章湖之行的感慨。开篇即以“人去湖空”、“溪荪水荇换年芳”勾勒出一幅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代的怀念和对自然界变迁的观察。

“闻风我是通家旧”一句,则透露出诗人与古豫章湖之间的情感联系,似乎在风中听到了历史的呼唤,而“我是通家旧”则表明诗人对于这块土地和这里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

“觅句君犹弟子行”一句,则显示出诗人对前贤遗文的追寻与模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谦逊态度,视自己为弟子般学习古人的文学成就。

“须发苍浪休叹老”、“齿牙沆瀣尚生香”两句,通过对白发和残存牙齿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衰老的感慨,但仍旧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活力。

最后,“宛陵自昔诗人国,今日谁升小谢堂”两句,则提到了宛陵(今安徽宣城)历来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而“今日谁升小谢堂”则是在询问在当下能够继承这份文学传统的人究竟是谁,这既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衰老以及文学传承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6)

吕祖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

堂下梧桐树,清阴欲满帘。

风前数叶落,枝外几山添。

世故真难犯,幽栖不用占。

新凉入书幌,好在邺侯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贺车驾幸秘书省二首(其二)

紫清丹极与天邻,阖辟乾坤系笑嚬。

独为斯文回一顾,坐令吾道重千钧。

先王旧物参差见,列圣明谟次第陈。

墨客区区感荣遇,岂知深意在彝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贺车驾幸秘书省二首(其一)

麟台高柳识雕舆,共记中兴幸省初。

黄道再传天子跸,青编重入史臣书。

需云下际君恩盛,晨露高张乐节舒。

若写鸿猷参大雅,定非周鼓颂田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赵路分挽章二首(其二)

晨昏生死际,至性极民彝。

巨孝东都传,劬劳小雅诗。

固应为世表,何止秀天枝。

令子传遗绪,累然不自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