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五十九)

在乡须下意,为客莫高心。

相见作先拜,膝下没黄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题阙》中的第五十九首。诗中通过日常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乡亲和客人的不同态度与情感。

首句“在乡须下意”,意味着在家乡与乡亲相处时,应当放下高傲之心,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这体现了对家乡和乡邻的尊重与亲近感。

次句“为客莫高心”,则是在外出做客时,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自高自大,应保持谦虚的心态。这反映了人与人交往中应有的礼貌与尊重。

接下来,“相见作先拜”,强调了见面时的礼节,即应该先行礼,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不仅是对传统礼仪的遵循,也是人际交往中基本的礼貌表现。

最后一句“膝下没黄金”,则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说明在亲情或友情中,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财富,而在于彼此之间的关爱与理解。这句话深化了前文的主题,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时,不应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应注重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传达了对人际关系中谦逊、尊重、礼节以及情感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六十)

贫人莫简弃,有客最须呼。

但惠封疮药,何愁不奉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阙(其六十一)

得言请莫说,有语不须传。见事如不见,终身无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阙(其六十二)

无心莫充保,无事莫作媒。

虽悉乡人意,终身无害灾。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题阙(其六十三)

双陆智人戏,园棋出专能。

解时终不恶,久后与仙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