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村村榆火碧烟新,拜埽归来第四辰。

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乡村与城中不同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季节特色。

首句“村村榆火碧烟新”,以“榆火”点明时令,清明前后,人们会点燃榆木火,以驱邪避疫,迎接春天的到来。此处“碧烟新”三字,不仅描绘出榆火升起时的清新景象,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次句“拜埽归来第四辰”,“拜埽”即扫墓,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诗句描述了村民在清明这天,完成祭祖仪式后归来的场景。这里的“第四辰”可能是指清明节的第四天,体现了古人对节日的精确计算和重视。

第三句“城里看家多白发”,对比乡村的热闹与活力,城市中的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更多地选择留在家中,可能是为了缅怀逝去的亲人,也可能是因为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他们难以抽身参与传统的户外活动。这一句通过“白发”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老年人在传统节日中的角色和情感状态。

最后一句“游春总是少年人”,则将视角转向了年轻人。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在清明节这样的春日里外出游玩,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不同年龄群体在传统节日中的不同活动选择,也暗含了对青春活力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节这一特定节日,巧妙地捕捉了城乡之间、不同年龄段人群在这一特殊时刻的不同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家庭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1)

麻九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莫春山家二首(其一)

山烟向晚白濛濛,人过梨花树底风。

一犬不鸣村径黑,野灯孤起远林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莫春山家二首(其二)

语阑壮气欲消磨,奈此青灯永夜何。

壁上取琴弹一曲,不知天外落银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手植桧印章

梁折山摧入小成,日华留得寸晖明。

不盈一握空虫篆,未丧斯文粗姓名。

草木西周朝有暮,图书东观死犹生。

二千年后司封纽,未信栽时出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裕之

向来三度见君诗,常望西山有所思。

谁料并州天绝处,相逢梁苑雪消时。

贤人乐古声犹在,聱叟文高世岂知。

只恐神嵩不留客,秦川如画渭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