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首联“白鹿山屏郭,青龙桥锁溪”,以“白鹿”和“青龙”为意象,赋予自然景物以灵性,山如屏风环绕城郭,桥似锁链横跨溪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林塘宜小筑,蔬水遂幽栖”两句,点明了诗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在林木环绕、池塘清澈的小筑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酒乐忘何饮,诗多漫与题”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饮酒作诗,乐在其中,不拘泥于世俗的礼节和功利,随性而为。最后,“厌闻尘世事,谈且就窗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希望与世隔绝,只与窗边的鸡鸣相伴,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