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念法华经僧

空王门下有真子,堪以空王为了使。

常持菡萏《白莲经》,屈指无人得相似。

长松下,深窗里,历历清音韵宫徵。

短偈长行主客分,不使閒声挂牙齿。

外人闻,耸双耳,香风袭鼻寒毛起。

祇见天花落座前,空中必定有神鬼。

吾师吾师须努力,年深已是成功积。

桑田变海骨为尘,相看长似红莲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专心念诵《法华经》的僧人,将他比喻为空王的真正继承者。诗中描绘了这位僧人在长松之下、深窗之内,诵读《白莲经》的情景,其声音清越,音律工整,与世俗之声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强调了僧人的专注与虔诚,以及他与外界的超然脱俗。

诗中提到的“外人”听到僧人的诵经声后,不仅耳朵为之震动,连鼻息间都仿佛能感受到香气,甚至感觉到寒毛直立,可见其诵经之神圣与震撼力。进一步描述了僧人周围环境的祥和与神秘,如天花飘落,似乎预示着神灵的降临。

最后,诗人鼓励僧人继续努力修行,因为时间的积累会带来修行的成功。即使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僧人内心的纯净与坚定,就如同红莲般永恒不变,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僧人修行的虔诚与境界的高远,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崇敬和对修行者精神追求的赞美。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咏雁山十八寺

本觉凌云到宝冠,能张古塔上飞泉。

普门罗汉石门里,瑞鹿华岩天柱边。

古洞灵峰真际并,灵岩霞嶂净名连。

石梁不与双峰远,十八精蓝绕雁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风江上月,霜洒中石古。

形式: 押[麌]韵

过窦道者

经秦历魏松千尺,浴海挽星月一轮。

形式: 押[真]韵

送边将

但看千骑去,知有几人归。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