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穆画

王孙画思凌紫青,千峰削出秋冥冥。

丹台疑通玉京路,飞瀑上溅银河星。

抱琴随马风泠泠,定知不是王门伶。

山空水流木叶落,曲终正不求人听。

溪流明灭夕阳晚,似有樵唱来岩坰。

王孙归卧鸥波亭,钧天清都梦始醒。

浮云变灭不挂眼,盘石溪边且濯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赵仲穆画》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王孙画思凌紫青”赞美了画家赵仲穆的绘画技艺高超,仿佛超越了紫色和青色的自然边界。接下来的“千峰削出秋冥冥”形象地刻画了画面中峻峭山峰在秋日的沉寂中显得更加雄浑。

“丹台疑通玉京路,飞瀑上溅银河星”两句运用了道教仙境的意象,暗示画中的仙道之路与银河相接,瀑布如星河倒挂,增添了神秘而壮丽的氛围。诗人接着写到主人公怀抱古琴,骑马行于山间,琴声泠泠,与世俗的伶人身份形成对比,表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山空水流木叶落,曲终正不求人听”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音乐的孤独,强调了艺术创作的纯粹,不为外在赞誉所动。夕阳西下,溪流闪烁,隐约传来樵夫的歌声,增添了画中的生活气息。

最后,诗人以“王孙归卧鸥波亭,钧天清都梦始醒”收尾,描绘主人公在鸥鸟相伴的亭子中醒来,仿佛从梦境般的仙境回到现实,而“浮云变灭不挂眼,盘石溪边且濯缨”则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深深欣赏,以及对自然与心灵净化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又借题发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独立精神的肯定。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龙眠唐马,仲穆临

龙眠画马妙入神,貌得唐时马与人。

人通马语默相契,马知人意更相亲。

文皇昔御六龙出,天为圣主产骐驎。

开元马牧蕃盛日,泛驾齧膝谁能驯?

自昔龙驹有天骨,骕骦独起秋轮囷。

西巡不复觞王母,东归政尔惭直臣。

马图流传至汴宋,玉骢紫燕聊前陈。

守文之君保成业,不肯一日开边尘。

遂寘骅骝鼓车下,猛蛟失水无完鳞。

柏台退休亲貌得,画意逮逼曹韩真。

画史才知粉墨趣,学士乃通元化因。

曹韩骨朽伯时死,馀不溪上苕花春。

临摹不得画史意,掩卷愁眉谁与伸?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徐孟达别墅冬日海棠

猗唐厚德徐有功,力回凶残致时雍。

子孙蒙休百世下,草木作花严冷中。

园林尚或保剩绿,霜霰不敢欺嫣红。

金盘朝露洗睡态,锦丝步障围春容。

流年固如东逝水,衔子岂必西飞鸿?

何异佳人倚脩竹,尚矜绝艳弹孤桐。

徘徊树下三叹息,人生迟莫将无同。

形式: 古风

王元章白描梅

王郎笔底无纤尘,只有万斛江南春。

疏花冷蕊禁不得,珠明玉润前森陈。

珊瑚交柯撑铁网,金铓铄日张龙鳞。

咸平处士西湖滨,风雪满头肌肉皴。

长歌短吟梅树下,声诗写得梅花真。

王郎晚载剡溪雪,舣舟孤山一问津。

色香声尘尽夺取,高挥大抹骇世人。

旧时娟娟里湖月,清光长照无疏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顾定之墨竹

虎头诸孙妙飞墨,丛篁脩纤傍湖石。

只疑湘江水湛碧,英娥骑鲸去不返,千古遥岑绾秋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