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章白描梅

王郎笔底无纤尘,只有万斛江南春。

疏花冷蕊禁不得,珠明玉润前森陈。

珊瑚交柯撑铁网,金铓铄日张龙鳞。

咸平处士西湖滨,风雪满头肌肉皴。

长歌短吟梅树下,声诗写得梅花真。

王郎晚载剡溪雪,舣舟孤山一问津。

色香声尘尽夺取,高挥大抹骇世人。

旧时娟娟里湖月,清光长照无疏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王元章白描梅》描绘了一位名叫王郎的画家,其画技高超,笔下所绘之梅,仿佛蕴含着万斛江南春意,细腻生动。梅花的疏花冷蕊被他刻画得栩栩如生,如同明珠美玉般晶莹剔透。画面中,珊瑚般的枝条交错,犹如铁网般坚韧,金芒闪烁,如同龙鳞在阳光下张开。画家身处西湖边的咸平处士,尽管风雪满头,肌肤龟裂,却仍能在梅树下吟唱作诗,将梅花的精神与形态真实呈现。

王郎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在剡溪雪夜归来,泊舟孤山,似乎要借此寻求艺术的真谛。他的画作不仅取色、香、声之美,更夺人心魄,令人惊叹。最后,诗人以旧时西湖月的娟娟清光,比喻王郎画作的永恒魅力,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其艺术光辉始终如新,亲近而明亮。整首诗赞美了王元章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和精湛技艺,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顾定之墨竹

虎头诸孙妙飞墨,丛篁脩纤傍湖石。

只疑湘江水湛碧,英娥骑鲸去不返,千古遥岑绾秋色。

形式: 古风

黄子久山水二首(其一)

小黠大痴谁复然,画山画水亦随缘。

悬崖绝谷喷流泉,此中即是安养地,九品莲华光烛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黄子久山水二首(其二)

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鬓垂。

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

仲雍山趾归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笔。

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

只今年已八十馀,无复再投光范书。

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形式: 古风

向年与岳汉阳、赵宛丘同登荆溪王氏仁寿堂,今几四十稔。时允同尚未生,兹允同出拜,感念今昔,赋以与之

昔年尝登仁寿堂,岳赵两侯与颉颃。

周情孔思蔼胸臆,商彝雒鼎陈宝藏。

名画珠官启丹碧,法书金薤垂琳琅。

官窑器列八珍馔,博山炉焚三杰香。

稽经考史发言论,跨秦越汉谭文章。

惟时石坞梅花吐,肩舆起穿林岭长。

溪回路转雪欲作,薄暮似绕罗浮傍。

归途列炬兼击柝,候人奔迓遥相望。

南枝禽翻北枝冻,置酒张灯罗艳妆。

主宾一时极驩会,转头于今四十霜。

赵登廊庙岳物故,我仍饥驱行四方。

人生那能免离合,世运乃尔罹惨伤。

乾坤疮痍战尘黑,溪山破碎愁云黄。

华屋终焉变瓦砾,旧厌梁肉今糟糠。

子之家居尤可念,蒿艾丛深蹲虎狼。

幸哉仁者必有后,出赘于此存豪芒。

子之拜我我增慨,衰颓有几桑榆光。

朋俦凋落世变苦,安得不及我涕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