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其五)

定远未封侯,发愤投其笔。

老儒七十馀,毫秃手不释。

才器有长短,志器各自适。

遥思玉关外,万里风沙隔。

形式: 古风

翻译

他尚未封侯,满腔怒火放下笔。
年迈的老儒已过七十,尽管毛笔秃了,却仍紧握不放。
人的才能各有优劣,但志向应各有所追求。
遥想边关之外,万里风沙阻隔,思绪绵长。

注释

定远:指远方的边疆。
封侯:古代功臣封赏爵位。
发愤:因愤怒或决心而激发。
投:扔下。
老儒:年长的学者。
毫秃:毛笔秃了,形容用笔频繁。
手不释:手一直拿着,不放下。
才器:才能和器量。
长短:优劣,对比。
志器:志向和器量。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边塞。
万里风沙:形容极远的地方,也象征艰难困苦。
隔:阻隔,隔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未能封侯的定远老人,他深感壮志未酬,决定以书法表达内心愤慨。虽然年逾七十,他的手已经因磨砺而显得粗糙,但仍坚持不懈地握着毛笔。诗人感慨人才各有优劣,但每个人应坚守自己的志向。他遥想边关之外,万里风沙阻隔,表达了对边疆壮丽景色和自己未能亲历疆场的遗憾。陆文圭通过此诗,展现了老者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国家边防的深深关怀。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杂诗五首(其四)

秋声何飕飕,乃在枯柳边。

畴昔韵鹂鹒,岁晚栖穷蝉。

张绪少年时,春风正可怜。

流光不相待,白首泪潸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诗五首(其三)

何处人夜归,一犬穿篱吠。

狺狺声四起,似各应其类。

月寒人影空,帖耳循墙去。

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

形式: 古风

杂诗五首(其二)

夜半更相呼,巷南连巷北。

人语何喧喧,阴风何窣窣。

猛虎下山来,挼尾逐不得。

村中鸡犬尽,行择小儿食。

形式: 古风

杂诗五首(其一)

田叟不知书,指望升平年。

一生把锄犁,忽闻铸戈鋋。

早晚征徭起,惊讹走相传。

腐儒寒窗下,风雨正齁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