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

南人北去路茫茫,吹面风高鬓易霜。

望断冥鸿飞碣石,自驱驽马拜昭王。

台经驻辇山空翠,客待捐金日欲黄。

几度芦沟桥上过,燕歌临阙限河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燕台》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南人北行途中的孤寂与感慨。首句“南人北去路茫茫”,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行踪与心境,路途的漫长与未知,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不安。接着,“吹面风高鬓易霜”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霜,象征着人生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凉。

“望断冥鸿飞碣石,自驱驽马拜昭王”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冥鸿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碣石则代表了遥远的目标,昭王则是理想中的君主或理想的国家。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虽历经艰难,仍怀揣着对理想与未来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现实的残酷,也不忘初心。

“台经驻辇山空翠,客待捐金日欲黄”中,“台经驻辇”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曾经的辉煌与繁华已成过往,而“山空翠”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自然景象,与之相对的是“客待捐金日欲黄”,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财富与地位的追求显得如此渺小与短暂。

最后,“几度芦沟桥上过,燕歌临阙限河梁”以芦沟桥为背景,燕歌为引,将场景推向了更为宏大的历史与地理空间,暗示了主人公的行迹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最终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归宿或领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楚宫

幽兰采罢佩缤纷,忆得微辞善讽君。

清怨瑟堪弹夜月,细腰宫亦梦朝云。

天低沔口来鱼媵,帆转湘南出雁群。

曾见长沙尊傅礼,汨罗沈尽贾生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咸阳

羸马垂鞭气亦豪,关门胜迹莽相遭。

锡来鹑首霸秦缪,会去鸿门兴汉高。

三辅依然环帝里,二崤不动表神皋。

少年却在远林下,閒臂角鹰新放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沛中

秦关西作汉家基,草色无穷铁马驰。

云气居通高拱处,竹皮冠卸远游时。

遥林鸟尽秋方净,大泽龙归雨更滋。

何物至今传得在,山河不及大风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雒阳

周王定鼎初营邑,及至东迁近孟津。

往事并流清雒水,旧京终化素衣尘。

铜驼荆棘愁看汝,笙鹤云烟笑谢人。

自是书生徒解咏,五诗无复授西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