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张处士游梁

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

晋朝灭后无中散,韩国亡来绝上卿。

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

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不要效仿那微不足道的老儒生,他曾是夷门边关的小官吏。
自从晋朝灭亡后,再也没有像中散那样的才子,韩国衰落后,上卿的地位也消失无踪。
龙变化的洞穴中,山谷寒冷如冰,宝剑在天边之外,清风拂过,显得空旷而宁静。
应该带着长远的策略去投身时代,而不是随波逐流,与渔夫樵夫一起度过太平岁月。

注释

区区:形容微不足道。
老一经:老儒生,泛指年老的读书人。
夷门关吏:边境官员或守卫。
旧书生:过去的读书人。
中散:古代官职名,有才华的文士。
上卿: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龙变洞:象征变化莫测的地方,可能指隐居之处。
千谷冷:形容山谷深冷。
剑横天外:宝剑悬挂在天空之外,象征威武或不凡。
干时去:投身于时代,积极进取。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代指隐居生活。
太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乱。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文学家谭用之所作,名为《约张处士游梁》。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融合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开篇“莫学区区老一经”两句,通过反说,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学问和仕途的不满,认为它们已失去古时的纯粹与高尚。"夷门关吏旧书生"则描绘了一位久困边塞、胸怀壮志之士的落寞形象。

接下来的“晋朝灭后无中散,韩国亡来绝上卿”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晋朝和韩国的覆灭,不仅是国家的更替,也喻示着个人英雄事业的断送。

"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一段,则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独享天地之美的境界。龙与剑在这里象征着力量与智慧,而“冷”与“清”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表明了诗人对于个人英雄行当的向往和追求。"长策"象征着大志,而"干时去"则意味着要乘势而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免逐渔樵度太平”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5)

谭用之(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别江上一二友生

国风千载务重华,须逐浮云背若耶。

无地可归堪种玉,有天教上且乘槎。

白纶巾卸苏门月,红锦衣裁御苑花。

他日成都却回首,东山看取谢鲲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别何处士陵俊老

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

洞连龙穴全山冷,窗透鳌波尽室清。

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

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雒下一二知己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

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闲居寄陈山人

闲居何处得闲名,坐掩衡茅损性灵。

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

瓮边难负千杯绿,海上终眠万仞青。

珍重先生全太古,应看名利似浮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