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金应澍在五月四日回到家乡后所作,以七律体裁表达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回首当年感不禁,催人岁月太骎骎”,诗人回首往昔,不禁感慨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这里运用了“骎骎”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时间飞逝的速度之快,让人感到岁月催人老。
颔联“自经沧海桑田劫,莫报春晖寸草心”,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如同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他感叹自己虽有感恩之心,却难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同小草无法完全报答阳光的温暖。这里运用了“春晖”和“寸草心”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深沉的感激之情。
颈联“偕老愁分中妇镜,完贞凄断女媭砧”,诗人担忧与妻子共度晚年时可能会面临分离,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同时,他也为女性的贞洁和辛劳而感到悲凉,女媭砧代表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辛勤劳动。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和社会中女性角色的关注和同情。
尾联“疮痍多少犹难复,更续忧时老杜吟”,诗人感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苦难和不公难以恢复,如同杜甫在忧国忧民时的吟唱。这里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时间、亲情、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人生、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