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感》二十首(其二)

潋艳西湖水一方,吴根越角两茫茫。

孤山鹤去花如雪,葛岭鹃啼月似霜。

油壁轻车来北里,梨园小部奏西厢。

而今纵会空王法,知是前尘也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西湖的水面波光粼粼,吴地与越地的边界一片苍茫。
孤山上的白鹤已飞走,花朵洁白如雪;葛岭上杜鹃鸟啼叫,月色冷如霜。
油壁装饰的轻便马车驶向繁华的北里,梨园的小乐队演奏着《西厢记》的曲目。
如今即使相聚,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因为这都是过往的回忆,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潋艳:形容湖水色彩鲜艳,波光粼粼。
吴根越角:泛指江南地区,吴国和越国的地域。
葛岭:杭州西湖附近的名胜之地。
油壁轻车:古代豪华的马车,车壁涂有油脂以防水湿。
梨园:古代宫廷中训练乐工的地方,这里指戏曲团。
空王法:佛教用语,指无法改变的命运或无常之法。
前尘:过去的事情,旧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潋艳西湖水一方"开篇即展现出西湖的动人风貌,湖水的绚丽色彩与广阔水面相映生辉。"吴根越角两茫茫"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地域的辽阔,诗人站在历史长河中感叹人事变迁。

"孤山鹤去花如雪,葛岭鹃啼月似霜"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孤山上的白鹤已去,只有洁白的花朵如雪般铺满山头,葛岭的杜鹃鸟在月光下啼叫,声音凄凉如霜,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寓言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油壁轻车来北里,梨园小部奏西厢"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场景,轻盈的车辆穿梭于市井之间,梨园艺人们演奏着《西厢记》这样的戏曲,充满了生活的热闹与艺术的气息。然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往,诗人以"而今纵会空王法,知是前尘也断肠"收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之情。

整体来看,《西湖杂感》(其二)通过西湖的景色和历史遗迹,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墨客的怀旧情怀。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句(其一)

金山寺近尘埃绝,铁瓮城高气象雄。

形式: 押[东]韵

句(其四)

当门巴字分流水,去路难歌转曲岩。

形式: 押[咸]韵

句(其三)

劝君莫过南充路,恐被冯休笑一番。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