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诗(其一)

矫矫射洪君,累资奉卿列。

勋称或后人,所治多惠辙。

金紫外相縻,生平一短褐。

权貂干天纪,况挟左道蠥。

内禅移襁褓,社稷丝系绝。

群公满台省,往往比稷卨。

相顾但摇首,彼睹恒结舌。

君也义所愤,草奏遂身诀。

神仙归杳茫,药石吐祻孽。

秦王与汉武,远鉴乃昭晰。

岐嶷固齐圣,万几恐未哲。

臣某甘砧盎,为国谋岂拙。

是时阊阖开,宿卫浴金铁。

一传常侍诏,班行胆为裂。

青天朱云槛,碧日苌弘血。

皇灵终动变,魑魈亦归灭。

至今穆清表,帝座烱长彻。

国事甘一身,微诚竟何雪。

万古涪江流,剑岭更巀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对历史上三位贤臣杨洪、杨震和杨秉的颂扬和感慨之作。诗人以杨洪(射洪君)开篇,赞扬他的功绩和廉洁,即使位居高位,生活简朴,不涉权谋。接着提到杨震和杨秉,他们因直言进谏而遭遇困境,甚至牺牲生命,显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人感叹他们的忠诚未能得到充分理解和回报,但历史公正,他们的美德最终得到了彰显,邪恶势力被清除,国家也因此受益。

诗中通过“神仙归杳茫”、“秦王与汉武”等典故,暗示了对古代明君的仰慕,同时也暗指当朝皇帝需要借鉴前人的智慧。诗人自比为杨氏之后,表示愿意为国尽忠,即使面临危险,也不改初衷。最后,诗人以“万古涪江流,剑岭更巀嵲”作结,寓意杨氏精神将如江水长流,山峰永峙,象征着他们的忠诚和影响将永远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无私的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和期待。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三杨诗(其二)

天地气不灭,今古递流行。

岩岩富平君,所得何太赢。

朝籍未云久,浩然厌承明。

绌志终老亲,食力乃躬耕。

贷粟耻监河,独行异于陵。

峨峨獬豸冠,一出狐豕惊。

两分既以展,慷慨示平生。

訾亹探乱源,力欲奸谀清。

屈指及四五,天怒不为恒。

九关下虎豹,白日纷雷霆。

沈冥狴犴间,血肉浩纵横。

十载无生晷,万死有馀诚。

荷校诵遗编,庶几演周经。

茹甘岂以蓼,就燠岂以冰。

诚知非身计,心各有重轻。

终荷帝垂察,役服等齐氓。

未永鼓腹游,溘哉大命倾。

此疏忆昨传,夜灯尽荧荧。

片纸或只言,若引九鼎絙。

归骨二华颠,咸秦遍精灵。

形式: 古风

三杨诗(其三)

踯躅广莫间,乾坤迫迟暮。

一接容城生,遂令豁衷素。

往者大难集,边尘窘天步。?藩托援师,皇诚柰深顾。

阴谋重借寇,耗我黔首赋。

谓遘互市欢,弭其来侵路。

生也叫阊阖,画沙请前箸。

堂堂如中国,戚戚仅奸竖。

障尉适穷边,年命不反悟。乾威■竖魄,伏机乃大露。

命尔尚书郎,忧天渐成痼。

赐环主恩深,请剑臣节固。

安危托将相,腹心横巨蠹。

岂惟臣私愤,万口胁莫吐。

吏议既以深,龙鳞遂终忤。

惨淡滨海臣,传章复寻讣。

夕卧五四起,明河望东注。

颇闻草奏时,业已为棺具。

元造竟何心,茫茫一身付。

所忧在国谋,敌志谐举措。

大泽沦兼城,澜涛谁能募。

形式: 古风

偶书(其一)

郁郁桓魋墓,白石何嶙峋。

惜哉三年力,不能葬其身。

空见抚琴士,千载悲斯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偶书(其二)

黄雀拟螳螂,下乃见弹射。

古来奸雄辈,颇复遇其敌。

祸败徇所常,胜者亦焉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