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帘外无尘胜物外,墙根有竹似山根。
流泉不至客来久,坐见新池落旧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自得的生活状态。"帘外无尘胜物外",表明诗人所处之地远离了尘嚣,甚至连尘埃都不存在,显然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比喻。"墙根有竹似山根"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其中竹子像大自然中山根一样稳固,这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可能寓意着诗人自己坚韧不拔的人格特质。
下一句"流泉不至客来久",流水本应是自然界中最容易到达的地方,但在这里却显得异常难以接近,反映出诗人的居所之偏僻,同时也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坐见新池落旧痕"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从一个静态的角度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新池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景致,但同时也留下了过去的印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情怀。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安定,表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从来行乐近来希,蘧瑗知言与我违。
自是衰心不如旧,非关四十九年非。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春霖朝罢客西东,雨足泥声路未通。
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
春来还似去年时,手把花枝唱竹枝。
狂瘦未曾餐有味,不缘中酒却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