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丈汝止偕张牧过祗园作

皇穹不爱道,爰产良知翁。

奔走举世豪,先生得其宗。

说法五十年,甘雨天南东。

张牧如平阳,避舍舍盖公。

轻榕白接䍦,坐我祗园风。

恢谐与觞栾,盎然皆春融。

我闻罗什师,时时迩淫躬。

及乎饭棘针,亦与常饭同。

乃知青莲华,无妨淤泥中。

语罢一自笑,廓落高天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王丈汝止偕张牧过祗园作》。诗中描绘了王丈汝止与张牧来访祗园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两位访客与主人之间的和谐互动以及自然环境的美好。

诗的开篇“皇穹不爱道,爰产良知翁”以天地为背景,引出“良知翁”的形象,暗示主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接着,“奔走举世豪,先生得其宗”赞美了先生在世间的影响力和地位,表明主人是值得尊敬的人物。

“说法五十年,甘雨天南东”赞扬主人长期的教诲和贡献,如同甘霖滋润大地,惠及南方和东方。随后,“张牧如平阳,避舍舍盖公”将张牧比作平阳的主人,表现了他对主人的尊重和敬仰。

“轻榕白接䍦,坐我祗园风”描绘了祗园内轻柔的榕树和洁白的接䍦(一种竹制的器具),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高雅品味。

“恢谐与觞栾,盎然皆春融”表达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轻松愉快,以及他们共享的欢乐气氛,如同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最后,“我闻罗什师,时时迩淫躬。及乎饭棘针,亦与常饭同。乃知青莲华,无妨淤泥中。语罢一自笑,廓落高天空。”这一部分通过引用罗什师的例子,强调了高尚品德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即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尚。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的笑声,表达了对这种境界的认同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主人的高尚品质和祗园的美景,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唐伯虎画牡丹下睡猫题者不甚快意因戏为作之

白日当卓午,狸奴睛一线。

胡为尚颓然,曲肱掩其面。

得非薄苛醉,毋乃干陬倦。

风吹木芍药,时时堕芳片。

堕者作裀褥,留者充帷帟。

高卧时未至,雄才晚方见。

纵横群鼠辈,未解事机变。

牙爪攒戟霜,飞腾掣弓电。

讵止无当锋,谁与敢奔殿。

刳裂惩狡贪,吮咀慰酣战。

能令此辈空,不爱通侯券。

丹青何人手,唐子少豪健。

卖骏足偶蹶,屠龙技方贱。

韬精恣鼓跌,含意在荒晏。

鲑虾苟不乏,猫鼠各自便。

犹胜李雟州,摇尾媚娘殿。

形式: 古风

送印上人归铜梁诗

大师铜梁秀,托钵娄江浔。

向余忽西笑,笑指邛山深。

出既无定所,归应无住心。

吾闻梵天界,步步莲花金。

兹地且不恋,况乃思故林。

两足随世缘,耆宿有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弇山园

惟古弇州西,国以君子称。

其人皆胡耆,少者亦篯铿。

中有五色鸟,仰吭向天鸣。

金母饯周满,琬琰镌令名。

海上吐三山,俨若芙蓉城。

云根秀特出,风岩类削成。

游者诧天工,焉知人所营。

转徙一亩宫,其宽不容肱。

徇情岂不怡,余适乃忘情。

长生岂不佳,余学在无生。

形式: 古风

题?薋园

昔当遘时屯,掩迹遁闾井。

所难近市喧,复深在原警。

选地不在遐,步武得佳境。

云来白石古,雨去苍苔静。

瀹茗爇妙香,为我回酩酊。

指麾勤剪刈,毋使薋菉逞。

斯物岂余雠,虞为芝兰梗。

晚途悔别择,返心皈平等。

怨戚与愚贤,相将共箕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