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西二梁山三首(其三)

传道临春昔丽华,不从陈帝入隋家。

独将亡国千年恨,留下双颦寄岸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昔日丽华在春天传授道义,没有跟随陈帝进入隋朝的宫廷。
她独自承载着国家灭亡的千年悲痛,将愁容寄托在江边的花朵上。

注释

临春:宫殿名,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曾在此居住。
丽华:陈后主的妃子,以美貌著称。
陈帝:指陈后主,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隋家:隋朝,取代陈朝的王朝。
亡国:指陈朝被隋朝灭亡。
千年恨:形容时间长久的悲痛。
双颦:形容女子皱眉,此处象征愁容。
岸花:江边的花朵,常用来寄托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题东西二梁山三首(其三)》。诗人以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思考,以及对于过往王朝兴衰的感慨。

"传道临春昔丽华,不从陈帝入隋家。"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景象的留恋和不愿接受新政权的态度。"临春昔丽华"描绘了一种春天美好的场景,而"不从陈帝入隋家"则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表达了他对于旧王朝的怀念以及对新政权的抗拒。

"独将亡国千年恨,留下双颦寄岸花。"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他所谓"独将亡国千年恨",意味着他个人的内心深处承载着对逝去时代的无尽哀思,而"留下双颦寄岸花"则是用形象的手法来表达这种哀思,通过花朵的形态和生长来传递诗人对于历史的缅绵情感。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怀,以独到的视角审视历史,抒发了对逝去时代深沉的情感,也体现了诗人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哀愁。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题东西二梁山三首(其二)

莫恨当初画得偏,却因偏处反成妍。

喜来舒展愁来蹙,各样娇饶更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东西二梁山三首(其一)

二梁双黛点东西,牛渚看来活底眉。

阿敞画时微失手,一眉高著一眉低。

形式: 七言绝句

题北山教场亭子

堂样毬场五百弓,帝城何地似亭中。

北山南畔南山北,独受西湖万顷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龙舜臣逊志斋

龙子辛勤莳纸田,少年笔势已翩翩。

欲知圣处真消息,不是原夫一两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