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友刘桢逝世后的哀思与回忆,以及在帝王出游幽丽宫时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悼念。
首句“在汉绝纲纪,溟渎多腾湍”描绘了混乱动荡的景象,暗示了刘桢生前生活的时代背景。接着“煌煌魏世祖,拯溺静波澜”赞美了刘桢如同魏世祖一般,有能力拯救困境,平息动荡,展现出其卓越的才能与贡献。
“天纪已垂定,邦人亦保完”表达了国家稳定、人民安宁的美好局面,暗含对刘桢功绩的认可。随后“大开相公府,掇拾尽幽兰”描述了刘桢受到重用,广泛搜集人才的情景,体现了其广纳贤才的胸怀。
“始从众君子,日侍贤主欢”描绘了刘桢与君臣共处的和谐场景,表现了他作为大臣的忠诚与智慧。接下来“文皇在春宫,烝孝逾问安”则通过描述皇帝的孝行,侧面赞扬了刘桢的德行与影响。
“监抚多馀閒,园囿恣游观”展现了帝王闲暇时的游乐生活,而“末臣戴簪笔,翊圣从和鸾”则强调了刘桢作为臣子的辅助作用,以及与圣君同行的荣耀。
“月出行殿凉,珍木清露漙”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清凉景象,以及宫廷中的宁静与祥和,象征着刘桢生前的宁静与荣华。“天文信辉丽,铿锵振琅玕”则以自然之美喻指刘桢的才华与品德。
“被命仰微和,顾己诚所难”表达了诗人面对命运的无奈与自我反思,“弱质不自持,危脆朽萎残”则感叹自身力量的有限与生命的脆弱。
“岂意十馀年,陵寝梧楸寒”回顾了刘桢逝世多年,陵墓荒凉的凄凉情景,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今朝坤明国,再弄顾蝉冠”则表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再次缅怀故友,表达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侍游于离宫,高蹑浮云端”描绘了诗人随帝王出游的场景,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却忆西园时,生死暂悲酸”则将思绪拉回往昔,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油然而生。
最后,“君昔汉公卿,未央冠群贤”回顾了刘桢昔日的辉煌成就,“倘若念平生,览此同怆然”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共同哀伤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与深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