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逸人归龙山

上亭北望二百里,颓巘堕壑围龙山。

余尝往来见之喜,饮食梦寐皆孱颜。

恨无羽翼一飞到,羡子长往不欲还。

安得摆手掉世故,相与傲兀于其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我站在亭子向北眺望两百里,险峻的山崖落入山谷,环绕着龙山。
我曾多次来往这里,见到这样的景色总是欢喜,无论是饮食还是梦境,都充满了对它的向往。
遗憾没有翅膀能一飞而至,羡慕你能常常前往不愿回来。
如何才能挥手抛开世俗烦恼,与你一同在这山水之间傲然自立。

注释

颓巘:形容山势险峻、颓废的样子。
堕壑:坠入山谷。
孱颜:形容极度喜爱或向往的表情。
摆手:表示放弃或解脱。
傲兀:傲慢而超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不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开篇“上亭北望二百里,颓巘堕壑围龙山”一句,便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龙山的眺望与向往。接下来的“余尝往来见之喜,饮食梦寐皆孱颜”表明诗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到了梦中都会思念其风貌。

中间两句“恨无羽翼一飞到,羡子长往不欲还”则流露出诗人想要摆脱现实束缚,如鸟般自由翱翔到心仪之地,不愿再返回尘世的强烈愿望。这里的“羽翼”和“一飞到”,象征着超越凡俗、追求绝对自由的心志。

最后两句“安得摆手掉世故,相与傲兀于其间”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彻底摆脱尘世羁绊,与自然界合为一体,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情感寄托,也是对自由和纯粹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高与自在,是一曲美妙的山水田园牧歌。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极寒

灯火宜冬杪,图书称夜长。

帘钩挂新月,窗纸漏飞霜。

酒醴惭孤宦,皮毛逐异乡。

谁知旧山下,梅艳满东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沙堤行

金吾驰骑东复西,督兵万指平沙堤。

传言筑路拜新相,恐与九衢同一泥。

夜来上在蓬莱宿,手写姓名符梦卜。

连诏黄门下北扉,趣草赞辞登力牧。

平明剑佩罗东阁,大字满行书德业。

谒者长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气合。

上心喜曰予良弼,未谢急宣令直笔。

群吏迎归政事堂,指顾之间歌画一。

午漏初移催入马,宝带盘腰印垂胯。

归来冠盖烂盈门,异口同音贺太平。

形式: 古风

芳树

庭前有芳树,秾阴满轩碧。

莫惜更携酒,醉此青春色。

朝来见鶗鴂,飞鸣绕其侧。

光景不可留,徒遣君叹息。

形式: 乐府曲辞

芹叹

清霜入寒溪,水迹落一尺。

飞沙上芹叶,脆卷如燎炙。

孤根抱生意,春泽守遗沥。

愿奉野人荐,充君盘中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