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其一)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往年我到过春风岭上淮南村,凋残的梅花令人伤心断魂。
岂料我流落天涯,在这愁人的黄昏里,在这蛮荒的凄风苦雨中,在这松风亭下又重睹它的芳容。
荔枝浦里果树枝条上果叶已半落;那繁茂的桄榔园中,依然树色秀丽,枝斜木卧。
她的绿叶闪烁着点点幽光,难道是想挽留这夜色诱人的微明?只恐她花容冷艳,会慑退这南国冬天的温馨。
在这松风亭下,在荒杂的荆棘丛里,两株寒梅俏然开放,花蕊洁白如玉似冰。朝辉映耀它的艳容,显得分外明丽晶莹。
莫不是海南娇娜神女驾着仙云,深夜降临在寂静阶庭?听,正是这位白衣仙子,正在月下轻轻敲门。
我酣梦已觉酒也醒,起身徘徊梅树边;花姿在目,妙意存心,然而唯有长叹,终无一言。
花儿说,先生还自饮美酒,不要再为我连连叹息;幸好在你的酒杯里还有探看你的天边落月。

注释

松风亭:在惠州嘉祐寺附近,这时作者已从合江楼迁居嘉祐寺。
春风岭:在湖北麻城县东,岭上方多种梅花。
蛮风:吹上蛮地的海风。
蛮,旧时惠州少数民族盼鄙称。
蜑雨:泛指南方海上的暴雨。
蜑,惠州有蜑户,以船为家,捕鱼为生。
这里的蛮蜑指惠州少数民族地区。
荔支:即荔枝。
玉蕊:指“梅花”。
朝暾:朝阳。
仙云:同缟(gǎo)衣皆比喻梅花。
堕:凋落。
砌:台阶。
樽:酒杯。

鉴赏

春风岭上的淮南村,是昔年梅花曾断魂之地。如今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令人愁绪黄昏。长条半落的荔支浦畔,卧树独秀于桄榔园中。那幽光留恋夜色,不愿冷艳排斥冬日温暖。松风亭下,荆棘丛生,却有两株玉蕊在明朝初照之时绽放其华。海南仙云娇堕砌处,月光下,缟衣翩跹而来扣门。酒醒梦觉后起身绕树,妙意深藏终无言语表达。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十一月二十六日于松风亭下所见梅花盛开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和思考。诗中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透露出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昔年与今日,流落复相见,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情怀。同时,诗中的意象也暗含着苏轼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使得这首梅花诗不仅美丽,更显得深远和哲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其二)再用前韵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纷纷初疑月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

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

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

麻姑过君急扫洒,鸟能歌舞花能言。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新酿桂酒

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

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

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

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

已破谁能惜甑盆,颓然醉里得全浑。

欲求公瑾一囷米,试满庄生五石樽。

三杯卯困忘家事,万户春浓感国恩。

刺史不须要半道,篮舆未暇走山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花落复次前韵

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

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

闇香入户寻短梦,青子缀枝留小园。

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

松明照坐愁不睡,井华入腹清而暾。

先生来年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门。

多情好事馀习气,惜花未忍都无言。

留连一物吾过矣,笑领百罚空罍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