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淮浪

碧琉璃地展青罗,横作一波仍万波。

突起银山倚空立,碎成雪阵掠人过。

争先打岸终谁胜,淘尽浮沙奈汝何。

借与楼船泄馀怒,摇来兀去尽从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碧绿如琉璃的地面铺展开青色的绸缎,如同一道波纹又化为无数波涛。
突然间,一座银色的山峰凌空耸立,随后像雪花般破碎掠过人群。
它们争相冲击岸边,最终谁能获胜?即使淘尽沙砾,又能奈何它们几分。
让它们借助楼船发泄剩余的力量,摇摆不定,任由它们自由行动。

注释

碧琉璃:形容地面翠绿如琉璃般光滑明亮。
青罗:青色的绸缎,比喻地面的色彩。
银山:形容山峰在阳光下闪亮如银。
雪阵:比喻山峰破碎后飞散的景象。
楼船:大船,此处可能指代浪花冲击的力量。
兀去:摇摇晃晃,自由自在地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的水景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淮河汹涌波涛的壮观。"碧琉璃地展青罗"中的“碧琉璃”形容水色之清澈,“横作一波仍万波”则表现出波浪连绵不断。

诗人通过“突起银山倚空立,碎成雪阵掠人过”这两句,强调了波涛的力量和高度,以及其对岸边带来的冲击。接下来的“争先打岸终谁胜,淘尽浮沙奈汝何”则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力与人类努力之间无休止斗争的感慨。

最后,“借与楼船泄馀怒,摇来兀去尽从佗”一句中,诗人似乎在用“楼船”的摇晃来比喻自己对这场景的态度或是情感宣泄,而“摇来兀去尽从佗”则透露出一种顺其自然的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和描绘的生动,还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与人类境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横山

已过方山了,横山更绝奇。

争高一尖喜,妒逸众青追。

万马头惊拶,千旗脚恣吹。

娟峰恰三五,隔柳尚参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横山塔

相识横山塔,于今十五年。

孤标立绝顶,秃影照清川。

寂寞无香火,将迎几舫船。

吾衰岂重过,珍重塔中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樱桃

樱桃一雨半彫零,更与黄鹂翠羽争。

计会小风留紫脆,殷勤落日弄红明。

摘来珠颗光如湿,走下金盘不待倾。

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潮阳海岸望海

动地惊风起海陬,为人吹散两眉愁。

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众水更来何处著,千峰赴此却回休。

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