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春怀

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所得或忧逢郢刃,凡言皆欲夺天机。

游深晚谷香充鼻,坐苦春松粉满衣。

何物不为狼籍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心灵忙碌未曾歇,万物牵引至微观极致。
所获或许忧虑遇锋刃,凡人之语皆欲抢占天机。
漫步深谷晚时花香扑鼻,静坐春日松下粉尘沾衣。
何物能免于零落之境,桃花伴雨更显纷纷扬扬。

注释

心魂:指心灵、精神。
役役:忙碌不停的样子。
不曾归:未曾得到休息。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相牵:相互牵引。
向极微:趋向极其微妙之处。
所得:所获得的成就或收获。
或忧:或许会忧虑。
逢郢刃:遇到危险或考验,'郢刃'比喻危险。
凡言:平凡人的言论。
皆欲:都想要。
夺天机:夺取自然的奥秘或超越常规。
游深:在深处游历。
晚谷:傍晚时分的山谷。
香充鼻:花香充满鼻子,形容香气浓郁。
坐苦:久坐而感辛苦。
春松:春天的松树。
粉满衣:松树的花粉沾满了衣服。
何物:什么东西。
不为:不能避免。
狼籍境:散乱、破败的境地,这里指衰败的状态。
桃花和雨:桃花与雨水交织在一起。
更霏霏:更加细雨蒙蒙的样子,'霏霏'形容雨雪密布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山中生活情景和心境变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虽然身心疲惫,但仍然不能自拔,对周遭环境充满好奇和探究之情。

"所得或忧逢郢刃,凡言皆欲夺天机。"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每获得一点新知便如获至宝,或许是担心自己的见识不足,总想超越常人的理解,触摸天地之奥秘。

接下来的两句 "游深晚谷香充鼻,坐苦春松粉满衣。" 描述了诗人在山中漫步和静坐的生活片段,一方面感受着自然界的馈赠,如深夜谷中的花香;另一方面也承受着自然界的考验,如春日松林里的风霜。

最后两句 "何物不为狼籍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连最坚硬的东西也能在这山中环境下变得柔软,而那桃花与春雨相伴,更显得分外温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通过这种感悟所达到的精神层面的平和与超脱。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山中荅人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

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

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弟

一炉薪尽室空然,万象何妨在眼前。

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

山门影落秋风树,水国光凝夕照天。

借问荀家兄弟内,八龙头角让谁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中喜得友生书

柴门关树石,未省梦尘埃。

落日啼猿里,同人有信来。

自成为拙隐,难以谢多才。

见说相思处,前峰对古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寺喜道者至

闰年春过后,山寺始花开。

还有无心者,闲寻此境来。

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

知住南岩久,冥心坐绿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