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所得或忧逢郢刃,凡言皆欲夺天机。
游深晚谷香充鼻,坐苦春松粉满衣。
何物不为狼籍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山中生活情景和心境变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虽然身心疲惫,但仍然不能自拔,对周遭环境充满好奇和探究之情。
"所得或忧逢郢刃,凡言皆欲夺天机。"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每获得一点新知便如获至宝,或许是担心自己的见识不足,总想超越常人的理解,触摸天地之奥秘。
接下来的两句 "游深晚谷香充鼻,坐苦春松粉满衣。" 描述了诗人在山中漫步和静坐的生活片段,一方面感受着自然界的馈赠,如深夜谷中的花香;另一方面也承受着自然界的考验,如春日松林里的风霜。
最后两句 "何物不为狼籍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连最坚硬的东西也能在这山中环境下变得柔软,而那桃花与春雨相伴,更显得分外温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通过这种感悟所达到的精神层面的平和与超脱。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
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
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一炉薪尽室空然,万象何妨在眼前。
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
山门影落秋风树,水国光凝夕照天。
借问荀家兄弟内,八龙头角让谁先。
柴门关树石,未省梦尘埃。
落日啼猿里,同人有信来。
自成为拙隐,难以谢多才。
见说相思处,前峰对古台。
闰年春过后,山寺始花开。
还有无心者,闲寻此境来。
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
知住南岩久,冥心坐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