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漠漠地千里,垂垂天四围。
隔溪胡骑过,傍草野鸡飞。
风露吹青笠,尘沙薄素衣。
吾家白云下,都伴北人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诗人以深远的视角,捕捉了边疆地区的宁静与壮阔。开篇“漠漠地千里,垂垂天四围”两句,用“漠漠”和“垂垂”来形容广袤无垠的大地和宽广无际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辽阔的意境。
接下来的“隔溪胡骑过,傍草野鸡飞”两句,则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生活景象。“隔溪胡骑过”表明诗人所处之地与异族相邻,而“傍草野鸡飞”则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景,通过动态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自然与和谐共存的氛围。
“风露吹青笠,尘沙薄素衣”两句,诗人细腻地描写了边塞的气候特点。秋天的清晨,微风习习,带来了露水的滋润,而行走在沙尘飞扬的小路上,即便是素净的衣衫,也难免沾染上尘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象,更传递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质朴与艰辛。
最后,“吾家白云下,都伴北人归”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家园位于白云之下,与北方的人们一同迎接归途。这里的“白云”,既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观,也隐喻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都伴北人归”则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好,通州路已通。
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
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
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
惟有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
天边青鸟逝,海上白鸥驯。
王济非痴叔,陶潜岂醉人。
得官须报国,可隐即逃秦。
身事盖棺定,挑灯看剑频。
岁月侵寻见二毛,剑花冷落鸊鹈膏。
睡馀吸海龙身瘦,渴里奔云马骨高。
百忌不容亲酒具,千愁那解减诗豪。
起来大作屠门嚼,自笑我非儿女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