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赞行溪

竹桥双渡涨西流,草绿寒烟拂岸头。

马足欲前还又却,数湾春水冷于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溪边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桥、绿草、寒烟与潺潺流水的和谐画面,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显凄凉的氛围。

首句“竹桥双渡涨西流”,以“竹桥”作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双渡”二字暗示了渡口的繁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涨西流”则生动地描绘了水流自西而东,逐渐涨满的情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动态感。

次句“草绿寒烟拂岸头”,通过“草绿”和“寒烟”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初春的凉意。绿色的草地与淡淡的寒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第三句“马足欲前还又却”,将视角转向了远处的马匹,它们似乎被这春水的冷冽所吸引,又似乎有所犹豫,不愿前行。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场景以生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波动。

最后一句“数湾春水冷于秋”,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春水本应温暖而充满生机,但在这里却比秋天还要寒冷,这种反常的描述,不仅强化了情感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现象背后深层含义的思考。这句话将季节的变换与人的情绪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郁的春日溪边场景,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7)

陈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菅林潭

溶溶潭水碧无垠,两岸苍烟锁白蘋。

山影远涵波色翠,云光斜映浪花新。

一肩行李临流客,半棹歌声唤渡人。

欲向前村暂栖息,酒帘风起绿杨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鲫潭霁月

一潭澄彻月流华,潋滟浮光四望赊。

冰镜濯磨尘不滓,玉英漂洗色无瑕。

清涵藻荇披幽涧,冷照鱼龙戏浅沙。

夜静村庐疏雨外,箫吹隔岸半渔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赤嵌夕照

夕阳斜照赤嵌楼,揽古兴怀到此游。

废堞蝉鸣馀老树,颓墙雀噪等荒邱。

窗临岛外晴波影,门泊江边晚渡舟。

当日筑城人已去,霸图空付水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泊澎湖西屿

海中青屿里,一片带春烟。

水上浮奇石,天涯泛小船。

波回苍霭外,村在白沙边。

客棹经过处,怀人意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