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曲

红日映窗春雨微,阶前款款杨花飞。

流莺千树坐相语,江北江南春不归。

五陵年少媚春好,朱颜掷向明镜老。

金缕歌残玉树空,柘枝舞罢罗帏悄。

飘云卷雨不自量,长安女儿踏春阳。

兰膏坠发轻蜂蝶,石鲸飞泉送酒香。

绿烟金穗暗相逐,白蘋红藻翠鳞覆。

莫向东风还荡摇,一生好傍龙池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范轼的《杨花曲》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绵绵、杨花飘落的场景。首句“红日映窗春雨微”点出时光静好,春雨轻柔;“阶前款款杨花飞”则形象地刻画了杨花在春风中缓缓飘落的动态美。

接下来,“流莺千树坐相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莺以情感,它们在繁花丛中相互鸣叫,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短暂。“江北江南春不归”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江南江北的春色似乎都不愿归来。

“五陵年少媚春好,朱颜掷向明镜老”转向对青春与岁月的感叹,年轻的贵族子弟沉溺于春色,却不知韶华易逝。“金缕歌残玉树空,柘枝舞罢罗帏悄”描述了宴席上的歌舞,热闹过后只剩下空寂。

“飘云卷雨不自量,长安女儿踏春阳”描绘了女子们在春阳下嬉戏游玩,无忧无虑。“兰膏坠发轻蜂蝶,石鲸飞泉送酒香”则通过香气和流水声,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绿烟金穗暗相逐,白蘋红藻翠鳞覆”描绘了水面的生机,暗示着生命的轮回。“莫向东风还荡摇,一生好傍龙池宿”劝诫人们珍惜春光,不要轻易被风吹动摇,希望能在宁静的龙池边长久停留,享受春日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景为载体,寓言人生,既有自然之美,又富含哲理,体现了清代诗人范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9)

范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昌寒溪访陶桓公手植桂用少陵古柏行韵

团团月照西山石,下有古桂高千尺。

参天黛色欺老松,拔地苍柯傲贞柏。

幽崖晚绽金粟香,密径朝涵玉露白。

长留人世阅兴亡,历尽沧桑谁护惜。

陶公昔日镇江东,澄清江表生英风。

坐踞胡床发啸咏,行携仙友娱晴空。

晓波近挹樊口水,疏林俯瞰吴王宫。

直与鹫峰现法界,疑蹑蟾窟非人功。

吁嗟人往名已重,太息偏安谋不用。

百回运甓费辛勤,两翼冲霄谁纵送。

春华枉自集甹蜂,秋实何曾喂丹凤。

祇馀过客任攀条,遗植于今说隆栋。

形式: 古风

七夕

山居旅宦惊重七,薄雨新晴月上微。

人病秋来偏冷早,天低河隐欲星稀。

亲朋骨肉官为寄,牛女恩情梦也非。

百岁良宵浑似此,挑镫洗足坐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夜遇雨无月有怀林赞虞侍郎率占留别

忧时病逆旅,况乃秋雨中。

寒镫对孤帐,蓦然思令公。

神采特高发,黄鹤翔云空。

俯视尽尘壒,啾啾争草虫。

嫉俗与爱国,枘凿难两容。

救民出水火,老臣有愚忠。

今宵虽无月,圆明会相逢。

秋雨阻行客,明朝趁晴风。

此去频北望,马首愿早东。

形式: 古风

遣兴

老屋三间水作邻,豆花香里寄閒身。

枝巅鸟立全忘险,萍底鱼游乐避人。

随意观书僮贯检,无心得句客言神。

有时小步庄溪外,十里塘苗雨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