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尽终南又欲春,遥怜翠色对红尘。
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人间繁华场景的冷静观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雪尽终南又欲春”一句,传达了一种时序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意境。终南山是古代长安(今西安)附近的一处风景名胜,这里提到的是冬雪融化后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通过“又欲”二字表露出诗人对春日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遥怜翠色对红尘”则是从远处眺望,心生怜悯之情。这里的“翠色”指的是树木初生的绿意,而“红尘”则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俗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尘世纷扰的超然。
接着,“千车万马九衢上”一句,描绘的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都市场景。九衢,即长安城内外共计九条大街,这里充满了行人和车马,表现出当时都城繁荣昌盛的情形。
最后,“回首看山无一人”则是诗人在观察这座城市之后,不禁转身望向远处的山峦,却发现竟然一个人也没有。这一瞬间的寂静与之前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孤独与超脱世俗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美景与人间繁华,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村杏野桃繁似雪,行人不醉为谁开。
赖逢山县卢明府,引我花前劝一杯。
不见刘君来近远,门前两度满枝花。
朝来惆怅宣平过,柳巷当头第一家。
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
故来不是求他事,暂借南亭一望山。
白石清泉抛济口,碧幢红旆照河阳。
村人都不知时事,犹自呼为处士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