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二十)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
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注释

辇:皇帝的车驾。
古以“辇下”指京城。
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同“辇”借指汴京。
师师:李师师,汴京人。
传幼年为尼,后为妓,色艺动京师。
湖湘:洞庭湖、湘江一带。
缕衣:金缕衣,用金线盘绣的舞衣。
檀板:唱歌时用来打拍子的檀木拍板。

鉴赏

这段诗句出自北宋诗人刘子翚的《汴京纪事二十首》中的最后一首。全诗通过描绘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与衰败,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辇毂繁华事可伤" 一句,"辇毂" 指的是古代车轮和轴的精美装饰,象征着过去的盛世。"繁华" 是指过往的富丽景象,而 "事可伤" 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些已逝繁华时所产生的哀伤之情。

"师师垂老过湖湘" 这句中,"师师" 通常用来形容车马众多,喧嚣声响,但在这里似乎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是 "垂老",即年迈。"过湖湘" 则指的是诗人经过湖南和湘江一带,可能是在追忆古人的壮举或感叹时光流逝。

下两句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则是说即使是一件简单的衣物或是木制品(檀板),在当时也能以其精美赢得帝王的青睐。"一曲" 指的是音乐,而 "当时动帝王" 则表明这音乐之美,在当时便足以打动君王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盛衰,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悲伤。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汴堤

参差歌吹动离舟,宫女张帆信浪流。

转尽柳堤三百曲,夜桥灯火看扬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沙头

沙头鸂鶒寒相傍,老树槃跚枝拂浪。

前村急雨涨滩流,日暮渔舟撑不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漾]韵

和士特栽果十首(其六)石榴

庭榴结实垫芳丛,一夜飞霜染茜容。

万子同胞无异质,金房玉隔谩重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和士特栽果十首(其二)李

仙枝移傍小岩幽,答遝名推第一流。

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