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古日出行

晨登石峦望,浮云何相羊。

飘风自东来,若木回其光。

景曜薄万里,下界犹养凉。

曾崖自郁郁,芳茝含春霜。

草虫一何微,感物鸣其傍。

天池有黄鹄,一举知圜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代古日出行》描绘了清晨登山所见的自然景象和感悟。首句“晨登石峦望”点出诗人早起登高,极目远眺,展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下来,“浮云何相羊”以云彩悠闲自在地漫游,比喻时光的流转,也寓言人生的无常。

“飘风自东来,若木回其光”描绘风从东方吹过,如同若木(神话中的神木)反射阳光,光线在空间中跳跃,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变化。接着,“景曜薄万里,下界犹养凉”写景致明亮,阳光普照大地,带来清凉的气息,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和谐。

“曾崖自郁郁,芳茝含春霜”则转向山崖间的草木,茂盛的香草在春霜中依然生机勃勃,寓意坚韧的生命力。诗人进一步借“草虫一何微,感物鸣其傍”表达对微小生命的感慨,它们因感应外界而发出声音,触动人心。

最后两句“天池有黄鹄,一举知圜方”以飞翔的黄鹄为例,说明即使是高飞之鸟,也能通过一飞一落感知天地的方圆,寓意人应有开阔的视野和洞察力,把握生活的方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言哲理,体现了杨慎深沉的人生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灵菊篇效陆平原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三泉漱玄根,九阳晞素苗。

衡星散光晶,香气何飘飘。

东林生玉树,西畹生兰翘。

懿此葳蕤茂,感彼芸黄凋。

采为仙人食,千载通一朝。

金童酌霞醴,神女弹云璈。

顾视西王母,翠发如陵苕。

形式: 乐府曲辞

扶南曲(其二)

愁窥绿绮琴,弦涩不成音。

镜里春春貌,窗前夜夜心。

临卬人去远,离梦绕花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乌栖曲(其一)

金莲作杵琼瑰砧,蛟龙艳锦鸳鸯衾。

并刀未剪燕霜落,何日征衣到沙漠。

形式: 乐府曲辞

乌栖曲(其二)

昼漏迢迢春滟滟,草如柔罽花如焰。

白日红窗恨转多,个侬无计奈春何。

形式: 乐府曲辞